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懂礼、习礼、重礼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谦让、和谐,这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餐桌上的各种饮食礼仪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
先了解一下关于中国人用餐时的礼仪:就餐前要排座,排座位也讲究礼仪。总的来说,座次的首席要让年长者、辈分高的人来坐,末席是年龄小、辈分低的来坐。我们可以看出排座是以尊敬老人、尊重宾客为基本的原则,这也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人情和伦理之美。座位排好后就要上菜了,上菜时要先上凉菜,然后才上热菜,最后上一些甜食和水果。如果是在宴会上,不管有多少桌,各桌都要同时上菜才符合礼节。上菜时菜的摆设也要遵循礼节,比如上全鱼、全鸡、全鸭时,不能把头、尾要朝向正主位。上完菜就要用餐了,中国人吃饭时一般都用筷子,用筷也有很多礼仪。用餐时,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盘子和水杯;不能把筷子随意地扔在桌子上;不能把筷子插在碗中;夹菜时不能用筷子在菜盘里上下乱翻;不要拿着筷子胡乱挥舞等等,可见用筷也有很多礼仪。在进食时,也有一些礼仪:不要为了自己能吃饱,争着抢着去挑自己喜欢吃的;不要把咬过的菜放回盘子里;盛饭时不要盛的太满;不要长辈还没举筷,自己就先吃起来。这些基本礼仪在进食时都要注意,不然就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表现。
在中国的餐桌上,少不了的就是饮酒,饮酒也要遵守礼仪。要先给长辈斟酒,然后是小辈,斟酒时不宜过满。另外劝酒在餐桌上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中国人为表示好客,往往是劝客人多喝点,如果客人不喝或者喝的不多,主人就会不高兴,客人往往都是碍于面子不得不一杯接着一杯地喝。然而西方的很多国家都以此为戒,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用餐时不合礼仪的地方。
中国餐桌上有如此复杂的礼仪,西方餐桌上也有他们独特的礼仪。先谈一下西方的座次礼,西方国家的餐桌是长条形的,主人会让客人来坐主宾席。关于座次的排列,主要有英美式和法式这两种排列方法。英美式座次的排列方法是:餐桌的两端是男女主人,然后男客人坐在女主人的右侧,女客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侧;法式座次的排列方法是:男女主人在中间位置对坐,女主人右侧是男主宾,左侧是男次宾。男主人右侧是女主宾,左侧是女次宾。座次排完就该上菜了,首先会上头盘菜,例如鹅肝酱、鱼子酱等等然后上汤、水果、酒水、主食,最后还上甜点和咖啡。西餐的主要餐具就是刀叉,刀叉的使用也要符合礼仪,用餐时要左手握叉,叉齿朝下,右手用刀来切割食物。
通常情况下,刀叉都要斜放在盘子的边缘,如果放在盘中则表示用餐完毕。进餐时,首先说一下喝汤,我们喜欢舀一勺汤,然后用嘴把它吹凉再喝,这在西方是很不符合礼仪的。无论多烫,都不要用嘴去吹,喝汤时更不要发出奇怪的声音。汤喝到最后的时候,一定不要发出汤匙和盘子摩擦的声音,因此最好不要喝完,更不能端起碗把汤倒入口中,这是极其不雅的行为。然后再说一下吃肉类食物,比如吃鸡腿时,不能直接拿着吃,要用刀把骨头去掉再吃;吃鱼时不要来回翻动,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去掉鱼骨,然后接着吃下层;吃肉时要切一块吃一块;吃排骨时要用叉子叉着肉的左侧,再沿着叉子的右侧将肉切开。在饮酒礼仪方面,西方国家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喝酒大部分是为了面子而喝,而西方人喝酒享受的是酒的美味。倒酒时酒杯放桌面上,不可倒的过满,如果不想再喝了,用手掩杯来示意就可以了,主人不会去逼着客人饮酒。
中西餐桌礼仪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待客与做客也是我们重要的交际活动,稍有不慎就会不合礼仪,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甚至有损人格和国家。因此,中西方的饮食礼仪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要取其精华,不断完善并形成一套更加完整的餐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