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融合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也越来越便利,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距离。
在餐饮行业中也因为原料地域差距的缩小,使得各国烹饪技术的交流越发频繁,东西方饮食呈现出了相互交融的趋势。
随着西餐饮食在中国饮食中的不断深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西菜中做”成为了我国饮食界的一大流行趋势。
西餐饮食中的先进科学技术对中国传统饮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中国餐饮业、家庭饮食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西餐饮食是相对于东方饮食而言的,它是中国及其他东方国家的人民对所有西方国家饮食的一种统一称谓,也是广义上对西方餐饮文化的统称。
其实西方国家中,每个国家的菜式、餐饮文化都是不尽相同的,在西方国家其实没有“西餐”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仅是部分东方国家人民心中的概念。
由于中国餐饮文化与西方餐饮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所以二者有着显著的差异,如饮食观念、烹饪技法、饮食习惯、原料搭配等。
其中饮食观念的差异体现最为明显。
“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老谚语就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吃”的重视程度。这一观念的形成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生产力水平都较为低下不无关系。
中国人将吃视作头等大事,人们对美味的极致追求也丰富、提高了中国饮食的烹饪技术。
但由于我们过分地追求味觉享受,使得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被忽略。中餐烹饪中的煎、炸、炖大大破坏了食材的营养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就已将食物的营养成分破坏殆尽。
因而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食物的营养问题是最大的弱点。
相较于中国饮食追求的味觉享受,西餐饮食则更加理性与科学。大多数西方人都是将食物的营养放在第一位,每天摄取的蛋白质、维生素、热量是否足够是他们进食的考虑重点。
只要有营养,即使饮食没有变化,色香味不佳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种饮食观念完全契合了西方哲学体系———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将“事物之理”作为研究对象,这一哲学思想也对西方饮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在西方餐饮里,一道菜肴在所有餐厅里,即使是豪华高档餐厅,味道都几乎一模一样,在一盘西餐菜肴中,菜是菜、肉是肉、调料是调料,简单明了,味道各不相干,几乎没有艺术性可言。
与中餐比起来,西餐的食材种类、适用范围都较为简单、狭窄,但是西餐食材的使用胜在用料精、加工细,食材也使用更专业。例如,肉类的取料都是按照部位分档进行的,蔬菜种植不仅多样化,而且控制得新鲜,且有着极高的检验标准。
在这方面,中国传统饮食是十分值得借鉴的。目前,在中餐中也大量借鉴了西餐原料,在肉类原料上采用了西餐原料中的鸡胸肉、牛柳、美国牛仔骨、新西兰羊扒等;鱼类原料采用了鱼子、吞拿鱼、银鳕鱼、三文鱼等;水果原料采用了车厘子、夏威夷木瓜、牛油果、奇异果、榴莲等。
另外还采用了如鹅肝、芦笋尖、芝士等其他西餐食材。通过西餐食材在中餐的广泛应用,开发出了各种新菜式,极大地丰富了中餐菜式。
中餐烹饪技法的丰富、精细、高深是西方国家远不能及的。
但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复杂、费时的烹饪方法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各种营养损失过多、烹饪时间过长的菜式也将逐步被社会所淘汰。
比起中餐的烹饪,西餐烹饪更为简单,更注重体现食材原味,较为简捷、朴实,其主要的烹饪方法有铁板、烧、烩、扒、煮、烟熏、煎炸等。在快速、方便的西餐烹饪技法的影响下,中餐也开始对烹饪技法加以改良、创新,通过应用西餐烹饪技法,开发出了一系列“西菜中做”的菜式,如炭烧牛仔骨、煎鹅肝、烟熏吞拿鱼、烟熏三文鱼、芝士龙虾等。
在菜式造型方面,西餐会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兼顾实用性,抽象性、随意性是其最大的特点,西餐厨师在造型上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西餐造型更重视食材本来的形状与色泽,不刻意强调对原料本身的加工,追求随意性的艺术造型,在色彩搭配上讲究合理、和谐。
西餐菜式造型的理念也被引入到了中式菜肴中,在中餐菜式上也能随处可见具有西餐造型特色的盘饰。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可归结为感性与理性的差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这种差异正在逐渐消退,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的影响也将越发全面和深刻。
营养合理、健康卫生、美味可口的饮食将是东西方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让中餐能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完善自我,进而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创新、发展。
淄博谈吃为您带来,饮食中的淄博环境——西餐与中餐的影响。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自《厨王期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