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出汗可以散热降温,减少人们身体内的毒素。尤其是在夏季的人出汗会更加频繁一些。但是有些人却一动一身汗,吃个饭全身都湿透。成年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全身或者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其实这就是出虚汗的表现。广东医院中医科主任洪敏教授提醒大家,身体阴阳不协调运气出汗,出汗太多常常和人们处于疾病状态有关。
虚汗有四种
中医认为,动辄出汗多为气虚,汗孔开合失职、统摄无权所致。“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汗多最易伤津耗气,尤其对于身体较虚弱或平时缺少体育锻炼的人来说,过多出汗很容易降低身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导致着凉感冒,进而引发关节、肠胃不适等。
洪敏认为,出汗分为实汗和虚汗,而虚汗又分为四种,一种是气虚,一种是阳虚,一种是阴虚,一种是营卫失调。她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气虚。症状表现是气虚,形体偏瘦,面色偏白,容易疲劳,说话小声,有气无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这种人应该吃些黄芪或者玉屏风散。
阳虚。症状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表现为怕冷,口淡,大便溏。手脚容易冰冷。这种人建议吃金匮肾气丸。
阴虚。这样的人容易咽干口燥,也容易烦躁,易失眠,心慌,易晚上睡觉出汗,手心脚心容易热。舌质红,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数。这种人可以吃知柏地黄丸。阴虚的人还可以用粉葛煲汤。
营卫失调。这指的是感冒后不恰当地服用感冒药导致的出汗,同时伴有怕冷,表现为一阵出汗一阵怕冷。
洪敏说,实汗实际上是由胃热和肺热引起的,症状为口干多饮,多食易饥,如果伴有咳嗽的话,容易喘,痰是黄的,舌是淡的,舌苔黄。这种出汗没有什么现成的中成药,要开中药调理。
出汗后应注意保暖
洪敏建议,对于出汗多的人,不要刚出汗就吹风,注意保暖和勤换衣服。辨清自己属于哪种汗症后,对于出虚汗类型的人,饮食上不能吃生冷食物,对于实汗类型的人,不能吃煎炸上火类的食物,用药过于温补也不行。
她建议,如果自行调整之后并没有得到改善,医院做一下全面的检查,这样才更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出汗护理不当或得毛囊炎
另外,洪敏还提醒,出汗过多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出现毛囊炎。
而在出汗过多又伴有手抖和心慌时,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
定期查血糖和甲功
如果出汗过多伴有精神紧张、性格改变、难以入睡、多猜疑等症状,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她建议有这样症状的人及时检查血糖和甲状腺功能。蒋林潘英媛
本文来源:拂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