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泊霆禅读道德经第七章危机时局的生存

摘要:眼前从上到下、从国内到国外、从老板到员工、从城市到农村,人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如何才能在危机中找到生存的机会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老子的智慧。

(本文共字,阅读需要15分钟)

我们曾经住了七个月之久的小山村,有一对从台湾来的夫妻,十六年来勤恳本分、心无旁骛地经营高山茶。

我曾多次到茶山上探访,亲自参与工厂的整个制茶过程,他们从来不用化肥农药,茶叶在采青之后都是通过自然的晾晒和发酵,是真正生态种植的高山茶。

他们很低调,不常应酬,就像大山一样,静静的在那里守候着。一次喝茶聊天时,他们说:我们在高山待了16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与天地和谐相处。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思考:

天地有自己的意志吗?做茶虽是这对夫妇自己的想法,但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没有天地的造化,高山茶可能长不出来。

天地有私心吗?他造福万物,但是他却不求回报。天地有长生的心吗?也没有,但是它却能做到长且久,正是他没有长生心的原因。

天地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智慧:天地无言,他既不自生也不为自己发声。因为承载万物,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好的方法就是沉默,一发声就会干扰别人。

因此,企业若想渡过危机持续经营,真的要放下自我,好好效法天地、向老子学习。

扭扭神经

禅读《道德经》,主要以分享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为主,仅供大家参考。

《道德经》第七章

天地所以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启示:

1.天地最有“发言权”

2.放下个人的生死存亡

3.无私之人,天佑其福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经营事业、企业和家庭时,我们都希望能够长远发展。但是真正实行时,却往往南辕北辙,为什么呢?

因为长久是需要智慧的,我们做项目和创意时,都懂得找业内的榜样学习,但是经营却忘了去效仿最具有“发言权”的天地。

天长地久,天地为什么能那么长久呢?因为他从来不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为。他仅仅是个“虚伪”的存在,我们感受不到他的欲望和意志,相反的,万物都在享受他的蒙荫。

企业或领导者,如果想要长期占据或统治他人,一旦有这种贪婪心,那就无法和天地的心相通,因为天地的心是无私的,无我的。

当前国内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年不到,离婚率又不断增高。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自生”的心。

企业可能因不得已或者利益驱使,改变了初衷;而很多家庭结合之时,还不明白自己的真正的心声,于是聚散离合,转瞬之间。

企业和领导者,效法天地,应该从学会闭嘴开始,把更多的精力专注在事业领域上。当然这是理想的境界,现实中还是需要结合具体时间、环境和企业所处的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

但终极的目标,一定是到达企业不发声,由消费者去发声,这也是声浪无声崇拜的追求。

就像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所说:“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八芳龄,皆应心怀不变之物。只要你从大地、神灵、他人处接收美好、喜悦、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稻盛和夫说: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人的灵魂可以被磨炼,也可以被污染,人的精神可以变得高尚也可以变得卑微,这取决于我们的人生态度,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将什么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句话是本章的核心,是我们应对危机最根本的操作实践。

那些卓越的管理者从不居功,总是非常谦卑,把自己放在众人的后面,让大众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自己的价值。他们只是默默的在后面去帮助大家实现愿望。

老子告诉我们,在危机的时候不要封闭自己,解决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生死存亡置之度外,去帮助别人和社会,度过危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择退居的人,反而得到大众的拥护,选择放权的人,反而是人民心中真正的领袖。就像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拥有百万军队,占尽优势,内部的腐败和骨子里的贪婪,使其大失民心,最后仓皇南逃,如何谈得上长久呢?

长久的背后,往往是一份付出。“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里冬瓜”,意思是行善没有见到报答,好比草丛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样茁壮成长。

马云说:阿里当初遭遇困难时,聪明人早都跳槽走了。留在阿里的,都是没人要的“笨蛋”。

无独有偶,京瓷公司也有不少优秀聪明的人提前辞职,留下来的,不少是头脑不够灵活、平凡、连跳槽也缺乏自信的“庸才”。但是,过了十年、二十年,这些“庸才”居然成了各部门的骨干乃至领导。

稻盛和夫选择下任领导者,判断他是否适合的基准,就是看他拥有怎样的心根。比起能言善辩或聪明机智。

稻盛和夫更看重的是,如同岩石般沉稳不动的厚重人格,这种厚重人格,才是领导者最需要的资质。

当前信息化了的时代,每一个人的命运已与更多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个体的人生意义中,也渗透着更多人的意义在其中。

因此,他必须慎于抉择,他的起心动念,会对家庭、同事以及成千上万的人带来影响。

从古到今,危机一直都在轮番上演,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人自危,把自己的安危看得太重。

考虑一下身边的人、社会大众的生死存亡,这样的企业和领导者,所以大家一定不会让他死,一定会让他活得更好。

老子告诉我们,在危机的时候不要封闭自己,不要去争,更不要去伤害别人来成全自己,开阔自己的心胸,去应对危机,就一定是可以过去的。

反观像美国这样,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之上,危机来临时,第一想到的是如何转嫁他人的国家,表面看似“强大无比”,实则不断地被削弱,这样的强大,还能持续多久呢?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谁没有私心?可是一个人什么事只关照自己的私心,好处利益拼命抢,这样的人反而失去的更多。只有真正地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舍弃算计和技巧之心,一心一意地为他人考虑,才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戴。

白居易有诗写到: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周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了起来。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

汉朝王莽未篡位时,礼贤下士,受到几乎所有人的爱戴。平帝重病时,王莽以自身祈祷上天代平帝而死。后平帝病死,王莽为了操控政权,立只有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秉持大权后,王莽直接篡位,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

自私与无私,时间会证明,心藏得再深,狐狸尾巴终究有露出来的一天。有句古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为什么要怕出名呢?只要你的发心、行为是好的,问心无愧,为什么怕出名?企业,做好自己的同时也要懂得发声,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非典时期,马云说:“灾难之时,谁都不应该想到,这是一个机会,而应该想到,大家碰到什么麻烦,我们能够怎么帮助到大家。”就像今年世界发生的这些灾害:新型肺炎、蝗灾、森林大火和洪水,它们不是你机会,而是你的责任。

把自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帮助别人渡过危机,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稻盛和夫在78岁的高龄,临危受命执掌日航,在政府、员工和社会都没有信心的情况下。他真的是“豁出”自己,最终拯救了日航,也创造了自己的传奇。

《道德经》78章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当你可以为民族、为国家承担大义和苦难,你就是民族的英雄,当你能承担最深重的苦难时,那你就可以成主成王。

在美国制裁华为时,华为发出了一张海报: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任正非和华为是真的是为国家为民族豁出去了,在这个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着一个蜕变和新生,因此他们也成了民族的一个希望和标志。

就像臧克家《有的人》写的那样: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一个人自私贪婪的门开得越大,注定了这个世界会离你越来越远啊;一个人把自私贪婪的门关掉了,这天下百姓的门都会向你敞开,天地的门也会向你敞开,心底无私天地宽。

最后分享一点小感想:筷子与刀叉。

筷子体现着一种东方哲学:代表着互助,筷子首先是照顾别人,其次才是自己,餐桌上总是要先为长辈、为客人夹菜;另外,夹菜时对外的一头是圆的,对内是方的,也就是外圆内方。

这也代表着民族的一种处世哲学:外柔内刚,对外柔和圆润,对内对自己刚正不呵。

反观西方饮食的刀叉文化,刀叉对外尖锐,而圆的部分对着自己;另外,用刀叉不方便给他人分享食物,反而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刀叉所代表的文化传统,仅仅是为自己,而不是别人。

想到筷子和刀叉背后的文化差异,心里特別的感恩能生活在这么一个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国度。大家围在一起聚餐,你帮我我帮你互助夹菜,老少其乐融融的“和”睦相处。中国文化不只是在经典里,更体现在我们日常的实践中。

我想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先知先觉者,已经嗅到了中国文化的根深蒂固和它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它不是空洞的理论,这种哲学和文化底蕴,深深的扎根在民间,扎根在每个人日常的生活细节中,正等待我们去发掘。

《金刚经》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它的意思是,如果你用没有任何要求和回报的心去帮助别人,那你的福德,是无法衡量的。这句话和老子所说的“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我想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