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将精力都用在吃喝玩乐上别被外国人忽悠

误解一:古人将精力都用在了吃喝玩乐上,没去干正事!

记得小时候看到一些影视作品,其中提到在清朝末年,外国人来到中国后感慨:

如果中国将花在饮食上的精力用在工业上,成就一定超过西方。

乍一听这个观点似乎有些道理,因为从客观来讲,中国的饮食文化的确是让欧美国家望尘莫及。很多人也因此觉得,我们的老祖宗都错误地将精力放在了吃喝玩乐这上面了,而没有花在如工业革命或者体制改革等正事儿上。

事实真的如此吗?这只不过是后世人一厢情愿的谬论罢了。

事实情况是,任何民族和国家的饮食文化发展,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就像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中的巴依老爷,只想要二楼而不想要一楼,那么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中国之所以有着悠久灿烂的饮食文化,是因为中国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曾多次发展出经济和军事都很强大的王朝,正是在这样稳定且繁荣的经济基础上,才衍生出了丰富的饮食文化。

没对比就没有伤害,欧洲国家的历史一比起来暗淡许多了,毕竟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唯一传承至今的。如果说欧洲国家还算有些积淀,那么刚成立才二百多年的美国在文化历史方面就太过于寒酸了,以至于二战结束以后,赶鸭子上架的将快餐当做了自己的饮食文化代表,想想也是挺悲哀的。

这能怪谁呢?谁让美国自己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刚积累些定实力,便迫不及待地去参与列强们的世界殖民大乱斗了,想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掠夺方式,获得更多的财富,自然没有多余的精力用来发展自身文化了。

误解二:中国人喜欢吃动物下水和“边角料”,是因为食物匮乏

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误解还有一地方,那就是欧美人不喜欢吃动物内脏以及大部分淡水鱼,因为他们嫌麻烦,尤其是不喜欢挑鱼刺儿。

与此相反,中国人却很喜欢吃这些东西,比如猪大肠、猪脚、鸡爪……这些一连串的的美食相信必定有你喜欢和钟爱的一款。

有人觉得这是好事儿,觉得中国人可以吃到更多的美味,当然也有一部分专家学者指出没有必要把这当作值得骄傲的事情。

按照他们的说法,中国人之所以愿意吃这些外国人“不爱吃”的东西,是因为中国古代的食物匮乏导致的,将这种事儿挂在嘴边,会间接说明中国古代百姓生活水平的低下。

在我看来两种说法都不准确,事实上中国人对这类美食的追求,并非全是因为古代食物的匮乏导致的。正如《论语·乡党》中所说的: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早在商周时期,伴随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便开始追求更加精细化的饮食。

这个时候针对动物内脏等食材烹饪手段不断被开发出来,做出了变化多端的美味佳肴,这一饮食文化的积累和发展一直持续到了近代,以孔府菜为基础而诞生的鲁菜,其中很著名的一道菜便是九转大肠。

以上提到的种种只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冰山一角罢了,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没必要因为外国人吃不到葡萄所葡萄酸的一些观点,而对自身值得骄傲的文化和传统产生怀疑,不然就太辜负伟大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了。

.08.18(傍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