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具有巨大的差异。
如今,中国和美国分别代表着地球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两个大国之间互有摩擦在所难免。
要消除分歧,一个理想的途径是,深度了解并理解对方,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彼此尊重。
早在清朝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人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后来因为殖民地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西方观念所影响。
不过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一开始是落后的,处于领先地位的他们缺少了解东方文化的动机。
在很多位美国总统眼中,中国只不过是需要被帮助的对象。其中曾返还清政府战争赔款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更提醒他们的国民,千万不能重蹈中国闭关锁国的覆辙。
再加上一些类似傅满洲等辱华形象的渲染,导致很多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是避而远之。所以当漫威新片牵涉到傅满洲的时候,国人的愤怒是情有可原的。
哪怕新中国已经崛起,东方文化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西方人对中国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这致使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触犯到了中国人的雷区。
而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更令到双方的沟通出现困境。比如对“自由”的理解,中国人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自由必须是在方圆之内;美国人则认为任何事情都无法阻碍他们对自由的向往,《肖申克的救赎》令到全世界的人都为之动容。
只是美国口口声声要绝对的言论自由,一边禁止着对黑人和女性的不当言行,却忽略了对其他国家的重大雷区,那他们宣称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何在?
如果只是因为不了解就不包容,还固执地一再冒犯,那和掩耳盗铃又有什么大的区别呢?
这种做法,中国人民表示不能理解。
而对于美国的“自由”,很多国人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尤其是影迷群体,《飞越疯人院》,《楚门的世界》等经典都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注解,看懂的观众都明白了个人自由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电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沟通桥梁。
新中国在经济上快速发展,很多华语电影人也开始逐渐走向世界。他们当中有一些人表现优异,世界人民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发现,中国人没有想象当中的不堪一击。
至少有5位世界级的华语电影人,他们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①李小龙
李小龙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个华人男主角,他用自己的真功夫打破了西方人对亚洲人的歧视与偏见。
“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在《精武门》中,李小龙替全中国人喊出了强而有力的心声。电影的最后一幕,李小龙义无反顾地与子弹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就算没有洋枪,也一样会奋勇不屈,抵抗外敌,抗日战争便是一个历史佐证。
年,嘉禾与华纳联合出品的《龙争虎斗》上映,约80万美元成本换回了全球2.3亿美元票房,如无意外,这应该是当时史上最卖座的华语片。
西方媒体给予了本片极高的评价,在很多榜单中都是排名数一数二的功夫类型片,《TotalFilm》杂志将其评为“67部改变世界的电影”之一,美国国会更是将其列进了“美国影史上25部重要影片”当中。
李小龙不仅帮助功夫电影打开了国际市场,还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也有他这样的铁汉子。
如果他能活得更久一些,功夫电影或许可以更加具有深度。因为电影其实是传播他武学精神的一种手段,那种精神无疑会随着时间进行越发深入到他的作品当中。
②成龙
华人在好莱坞真的非常不好混,就算是李小龙,在那个歧视问题极其严重的时代,他在美国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成龙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去到好莱坞立马大红大紫。
在正式赴美之前,他已经有《醉拳2》和《红番区》两部声名在外的作品,老美大致能知道他和李小龙一样是专注功夫片的演员。
年《尖峰时刻》,成龙的个人特色成功融入到了好莱坞故事,电影一口气卖了1亿4千万美元,位列北美年度票房排行榜第7位。这下老美都知道了他不仅是一个功夫巨星,而且是个喜剧演员。
成龙功夫喜剧能够一下就征服外国观众,首先是因为他成功地打破了“语言障碍”。观众不需要去理解中国的语言,也能够从他的动作中找到快乐,所以文化差异的因素被巧妙地略去了。
其次是得益于八九十年代美国动作电影的兴起。那个时候,《夺宝奇兵》、《终结者》等动作大片令到观众沉迷这种超现实的体验,而成龙融入喜剧元素,使得他在市场竞争中拿到“人无我有”的优势。
年,奥斯卡官方宣布授予成龙终身成就奖的荣誉,李小龙没来得及完成的事,有人替他完成了。
只不过成龙能够赢得美国人敬重,依靠可不只是功夫和独特风格,更因为是他的敬业精神。
李小龙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人会功夫很能打,成龙则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人敢打敢拼,敬业爱岗。
“龙的传人”,从不缺乏优秀的意志品质。
③张艺谋
中国电影在90年代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这段历史由第五代导演领军的华语电影人所书写。
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中数一数二的,他帮助中国电影赢得了许多世界性的荣誉。
柏林金熊奖,威尼斯金狮奖,戛纳评委会大奖,三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他曾经所得到的奖项,都是如今华语片难以企及的。
那时候,他的作品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且能捕捉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大红灯笼高高挂》拍出了封建残余体制对中国女性的影响,《活着》拍出了动荡时代下中华民族的坚强韧性,世界由此看到了中国人民更为深层复杂的思想和意志。
21世纪初,张艺谋又导演了多部古装大片,继续把中国特色发扬光大。而他麾下的“谋女郎”也是媒体和公众聚焦的对象,巩俐和章子怡都让西方人看到了中国女性的自信靓丽。
北京奥运选张艺谋去做开幕式,就是因为他能够表现出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华民族的“大而美”,在他的镜头下得到淋漓展现。
④王家卫
香港电影因独具当地人文风貌而闻名天下,每种类型片都有着各自强烈的风格。
其中王家卫一个人就开创了专属于自己的一种风格,从而享誉国际。
他虽然没有给电影市场带来很多的票房收入,而且还常常亏本,但却把港片拔高了一个艺术层次。
打破常规的叙事手段,美轮美奂的视觉画面,无处不在的细节隐喻,王家卫电影总是令人心心驰神迷。
难怪在“TSPDT”网站评选的新世纪百大导演排行榜,王家卫力压大卫·林奇排名第一,年,王家卫成为首位戛纳的首位华人评委会主席。包括昆汀、索菲亚·科波拉、娜塔莉·波特曼等好莱坞明星都是王家卫的迷弟迷妹。
他的影像把现代的东方都市幻化成了一个虚无寂寥的世界,里面张国荣、张曼玉、梁朝伟等东方面孔,向世界展现出了中国人浪漫唯美的一面。
华语电影,因他的名字而显得非同凡响。
⑤李安
在西方世界混得最好的华语电影人,必须是李安。
80年代在美国学习深造的经历,使他理解了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所以他才能够很好地融入到那边的环境当中。
在经过一段失业时光回台发展后,他的“父亲三部曲”就有着西式的表达,《喜宴》和《饮食男女》都毫不费力地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可贵的是,李安没有忘本。他的电影有着对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理解与思考,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家庭的那些事几乎都被他拍完了。
他不仅可以用西方的语言解读中国文化,还可以用中国的语言来解构西方的哲学,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卧虎藏龙》便是典例。
也许这就是一种弘扬中华文化的绝佳方式,不是别人看不懂就不跟别人玩,而是要找到一种可以融合不同思维模式的方式。
李安就用电影艺术证明了,中西文化是可以共存的。
只是,世间的偏见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消除,有时候,摩擦碰撞并不是因为双方相互不理解,而是人性中的傲慢与执念导致。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挺身而出,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东方文化的魅力。目的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能获得更大范围的了解和理解。
世界若能多一分理解和尊重,同时就能少一分争端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