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一般我们理解中的食就是每天吃的三餐。中医讲“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说的也是一日三餐。
人都需要吃饭,看似普通,却是人类社会的最深层逻辑。这个深层逻辑决定了人类必须劳动,而劳动的产出又会产生分配的问题,因为分配方式的分歧又会产生争斗。自古以来,这种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人需要吃饭这个底层逻辑一直没有改变。
所以《周易.序卦传》中有:“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
在佛法里,食可不仅仅是五谷、五畜这些有形的物质。佛法将食分为九种,分别是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对不同食的贪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生命质量。
虽然每个人必定要吃饭,也就是九种食中的段食,但是每个人贪爱的重点其实有很大区别。有的人认为能吃饱就好,他们更喜欢的是其它几种食;有的人则把吃饭当成人生最大的乐趣。
同时,从更广的角度来讲,不同的生命“要吃的饭”有天壤之别,例如乌龟可能靠食气就能活很久,蚯蚓则靠泥土里的养分活着。
好口腹之欲的人,每天变着法子吃,特别喜欢吃各种野味。最近的新冠病毒事件使得大众开始反思这种“乱吃”的行为,说到底,口腹之欲必须有所节制,并不是什么都能拿来吃。
所以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但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可见,即使是口腹之欲也能分出个三六九等。有人吃饭如饿鬼,狼吞虎咽,不讲究卫生,并且喜欢重口味;有人每天吃素,粗茶淡饭即可,或者日中一食。总之,对口欲的不同态度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那么什么是触食呢?顾名思义,触食就是我们喜欢用感官接触事物,并且得到某种满足。譬如听音乐啊,闻香水啊,泡温泉啊等等。触食中最大的贪爱就是性,所以孔子说“食色,性也”,又说“饮食男女,善莫大焉”。
更抽象一点的就是思食,思食其实就是人类的想象力和期望。譬如说一个穷人,由于饥饿感,会想象自己以后盖一个大房子,娶上一个漂亮的老婆。虽然现实很残酷,但即使想象一下,也能让自己产生喜悦感,增强自己活下去的动力。
再有就是识食,这个在人道来讲就比较高级一点了。一般像科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之类的人特别喜欢这种食,如果没有的话,他们会觉得生活很无趣。
普通人一般有段食和触食就能满足了。但是总有人有更高的追求,就像苏格拉底说的那样,没有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们古人也说,三日不读书,便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这四种食属于世间法,而后面的五种食就属于出世间法了,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尝过后面五种食的滋味。
禅悦食就是因修行禅定而产生的内在喜乐;法喜食就是闻法有感而生出的喜乐。我们在佛经里经常会读到某佛弟子因闻佛开示后,心生法喜、身心踊跃、涕泪悲泣;愿食就是发愿而行持,念食就是佛经中所讲的善护念;解脱食则是表示离苦得乐,因解脱而生喜乐。
可能我们很多人会觉得后面的五种食,显得很牵强,硬往食上靠。其实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实际上当我们的生命层次提升到那个阶段的时候,也会像贪爱“口腹之欲”一样贪爱后面的那些食。
譬如说,经常修习出世法的人,如果有一段时间不打坐会非常难受,经常听闻佛经的人,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听闻佛经,自然的就会想到听闻佛经,只有这样,他的内心才能得到安定。
苏轼曾写过一首词: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个”人间有味是清欢“应该是食里面比较高的层次了,从平淡无奇当中还能体会到喜悦美妙的滋味,这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