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吃主食死得快,多吃脂肪能长寿其实柳叶刀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希望我的文章对您有用。

今天遇到一位生酮饮食主义者,找到我要辩论一番。我实在没有时间,敷衍两句了事。生酮饮食主义是福大夫发明的,因为有些人对于严格低碳和生酮的执着让我难以理解,既然有素食主义,那么有生酮饮食主义这种说法也不为过吧。

作为专业人士,福大夫也阅读过大量关于低碳和生酮饮食的论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确实有一些有益的作用,我也不排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短时间生酮饮食。但是人体的营养是复杂的,一种饮食模式的好坏,一定要看长期结果,而且只有大量人群的长期研究结果才是可信的。可惜的是,生酮饮食还缺乏这样的研究结果,倒是有一些重磅论文提示长期低碳饮食可能增加死亡率。例如年《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公共卫生》(TheLancetPublicHealth)的一项大型调查发现,长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缩短预期寿命。

但是在当今社会,低碳饮食,甚至极端的生酮饮食却有越来越流行的趋势,追随者越来越多。很多自媒体文章宣扬低碳饮食的时候,会罗列低碳饮食的各种好处,例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减肥等。这些好处确实存在,但是都是短期和小样本量的研究结果。有些文章还会列举文献的出处以提高可信度,其中提到次数最多的文献就来自医学界权威杂志《柳叶刀》年的一篇论文,里面提到“多吃主食死得快,多吃脂肪能长寿”,提倡大家多吃肉不吃主食。

问题是,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今天福大夫就聊聊这个话题。

福大夫看过《柳叶刀》的这篇论文,而且相当赞同论文的观点。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那些鼓吹生酮饮食的文章所说的“多吃主食死得快,多吃脂肪能长寿”是断章取义的说法。实际上,《柳叶刀》的这篇论文的结论,和咱们中国的膳食营养指南并没有根本性的冲突。某些自媒体为博眼球,将该研究结果截头去尾,炒作得变了味,成了误导公众的伪科学。

年8月29日,《柳叶刀》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杂志在线发表了三篇PURE研究的最新结果,这些结论包括:更高的脂肪摄入(包括饱和脂肪),与死亡风险降低相关;更高的饱和脂肪摄入和更低的卒中发生风险相关,更高的碳水摄入与死亡风险的提高相关;还有高摄入水果、蔬菜和豆类与降低死亡风险相关。

这就是生酮饮食主义者最喜欢引用的一段话。脂肪摄入多吃啥?当然是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肉。脂肪摄入少的人则是多吃高碳水低脂肪的主食。于是得出了多吃主食死得快,多吃脂肪能长寿的结论。鼓励大家少吃甚至不吃主食,多吃肉多吃脂肪,甚至直接喝油,也就是生酮饮食。

可是这样理解就错了,而且错的离谱。咱们来看看原文的意思。脂肪摄入最多的人群平均脂肪摄入占膳食总热量的30.5%,而脂肪摄入低的人群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10%。看清楚了吗?摄入最多的人群平均脂肪摄入量是30.5%。美国的膳食指南建议脂肪供能比例为30~40%,咱们中国的膳食指南建议是25~30%,都和30.5%相差不远。而生酮饮食建议的脂肪供能比例高达70%!这不是一回事好吗。

脂肪对于人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不但能提供热量,还参与身体结构和维持多种生理功能。缺乏脂肪往往会导致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女性甚至会发生不孕。因此,脂肪摄入过低影响寿命是非常好理解的事情。再说了,脂肪摄入量只占总热量的10%的人,大部分是因为吃不起肉,少部分是因为素食信仰,整体营养状况欠佳,通俗的说就是营养不良,当然容易生病早亡。

长期脂肪摄入过多肯定是不好的。青岛大学李铎团队在权威科学期刊《肠道》(《Gut》)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明确提出,在热量水平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脂肪供能比4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6%、蛋白质供能比14%,会增加肠道有害菌群,减少有益菌群。而这一比例是目前很多中国家庭日常饮食的状态。如果脂肪摄入长期超过40%,可能会有更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在大多数中国家庭,现在不缺肉食和食用油,实际上,不少家庭脂肪的摄入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40%,而主食却越吃越少。有资料表明,很多健康问题是过多的脂肪和精细碳水化合物造成的,不能将原因全部归结到碳水化合物。中国膳食指南建议增加多种粗粮杂粮杂豆,减少精细主食,尤其是要限制游离糖的摄入,同时还要保证适量的脂肪。这才是理性健康的饮食模式。

《柳叶刀》的这篇论文的观点和膳食指南并没有冲突。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两点:一是不能因为对脂肪的恐惧而过度减少脂肪的摄入;二是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也很重要,尤其要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和膳食指南的理念基本是一致的。

现在大家的健康意识提高了,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