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张琳编辑:饶霞飞
在不健康排行榜上,速食可能比外卖更高。
北上广年轻人的饮食生活中,除了外卖之外,还有速食。
90后的苗苗是去年疫情期间被迫入的“速食”坑,烹饪小白的她一度靠外卖续命,在特殊时期外出就餐不便和外卖停摆的空档,她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囤起了速食,原本只为“果腹”的她却发现印象中的速食早已改头换面,进化成了更便捷更美味的“新物种”。
想吃一碗江西米粉或老鸭粉丝汤,只需要开火、烧水、煮粉、加料四步,就能换来一顿还原度极高的佳肴,大大降低下厨难度。在苗苗看来,这些商家出品的速食,比在附近小店里吃的还要正宗。
想要吃点好的,自热火锅、即食意面,甚至香辣蟹和佛跳墙等复杂菜式都有速食卖,微波炉叮一下就能享用,价格却比店里低了不只一半。她甚至还在其中找到了低脂低糖低卡的“三低”速食产品,同时满足了自己解馋又怕胖的小困扰。
“只要短短几分钟,不仅能吃到秒杀外卖的好味,还能极大地节省时间成本。”她对燃财经表示,外卖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让吃饭这件事变得更快捷,但有时饿到手都在抖了,打开外卖APP,却发现骑着电动车的外卖小哥渐行渐远,结果在等待的那几十分钟里,要么无法集中精神工作,要么就是剧都选好了,还要等饭来。
如今,外出就餐和外卖早已“解除封印”,可苗苗还是经常在各大网红主播直播间里囤速食,方便好吃、价格实惠、真材实料、口味多元、便捷下厨带来的满足感等都成了她难以割舍速食的因素。
这届年轻人有多爱速食?和苗苗一样的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表达着对速食的爱,豆瓣“速食食品爱好者联盟”集结超过4万名盟友,小红书“速食”话题内有10万+笔记互相种草。
甚至,这些年轻人还吃出了数千亿元新市场。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年来,瞄准单身、孤独、宅经济的方便食品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已达亿元左右。目前,我国有近10万家方便速食相关企业。其中,4.6万余家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占比46.6%。从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万元以内的企业占比64.7%。
作为传统正餐的一种替代方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很多人的眼里,方便速食是“不健康”和“低端”的代表。但如今,这些速食产品看上去正在撕去这一标签,它们不仅满足了“懒”这一人类永恒需求,且具有便携、低价、标准化程度高、易存储等优势,多样性的地域传统美食更是为方便速食的发展提供了深厚基础。
新冠疫情客观上带动了速食产业的突飞猛进。据燃财经不完全统计,年和年,方便速食领域发生的投融资事件数量分别为10笔和33笔,分别占国内食品饮料行业投融资事件总量的8%、25%、20%,成为近两年最受欢迎的创业投资领域。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宅经济”所带来的助推效用逐渐减弱,但方便速食赛道依旧一片繁荣。据FoodPlus投融资数据库统计,年,方便食品投融资事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就已达到年全年的88%。
方便面(米线/粉)类目继续维持了融资热度,以劲面堂、霸蛮的融资为代表。此外,其他新兴品类的融资热度也在快速增涨,不再集中于某几个类目,呈现出分散的态势。其中预制菜(餐)品类的投融资事件数量增长的最快,尤其是像锅圈、三餐有料等零售模式的品牌最受资本的欢迎。
亿欧商业分析师杨良对燃财经表示,疫情只是速食赛道火热的催化剂,主要起到了消费者教育的作用,“一人食”场景变得越来越多才是速食赛道火热的根本。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单身人口已经达到了2.4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万,这部分人群已然催生出巨大的单身经济缺口。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凡是新生代参与度和粘性比较高品类必然会受到资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