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中餐的西方人”,这是导演陈晓卿在读完扶霞首部简体中文作品《鱼翅与花椒》后给出的评价。如今,在扶霞新作《寻味东西》里,也留下了陈晓卿的推荐序:“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人,那么扶霞的文字肯定是你的菜。如果你一日三餐味同嚼蜡,我觉得这本书不读也罢。”
因《鱼翅与花椒》一书而在国内声名鹊起的英国著名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此番精心整理修订了自己创作的多篇发表于《金融时报》《美食杂志》等知名媒体的随笔佳作,并将其汇集成书,首度与中国读者见面。在这部美食随笔中,扶霞通过“吃东吃西”“奇菜异味”“心胃相通”以及“食之史”四大主题,用自己一贯的细腻与幽默笔触,生动描写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各种差异和关于美食的精彩趣事。
今日(5月29日)下午,在文轩BOOKS开启了《寻味东西》新书分享会,《寻味东西》的翻译何雨珈认为扶霞这本新作将目光从中国转向了世界,在该书中,她带着包容的心,试图跨越东西版图,竭力打破饮食文化的偏见之墙。“我眼中的‘习以为常’,在你看来可能‘陌生怪异’,反之亦然;你谓之‘发酵’,我视为‘腐烂’;你食之‘美味’,我感觉‘恶心’;如此总总,不一而足。一涉及文化偏好,‘正确’和‘错误’的概念往往难以准确界定。”
在活动现场,何雨珈分享了一个故事,在绍兴有三臭——臭冬瓜、臭苋菜、臭霉菜,属于发酵的食物,扶霞认为这个臭臭菜与西方的奶酪有异曲同工之妙。何雨珈介绍,扶霞托人从国外牧场找了手工奶酪运到绍兴,运的过程当中手工奶酪要熟成,运到绍兴就刚刚好,对于他们的口味来说就是刚刚好。“一群吃惯了臭豆腐、臭苋菜梗的人就面对那个说好臭,吃不下那个东西。我们就讨论这个,觉得非常有趣。比如说国外的人吃惯了臭奶酪,但是到绍兴来第一反应也觉得这是什么东西,我不要。就像是你面对一个陌生的文化、观点,你先采取一种抗拒的心理,还是我不熟悉但是可以理解它呢?”
作为一个年就来到成都,并在此生活过6年,专门研习中式烹饪的外国人,扶霞还曾出版《川菜》一书。在她眼中的四川味道是十分“大胆”的。20世纪90年代末,川菜热潮开始席卷全中国,生活在四川的扶霞,到处品尝街头小吃和当地佳肴,游荡在热闹熙攘的市场里;并成为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第一位外国学生,学习烹饪理论和技法,开启美味启蒙;她还深入探索四川省的偏僻之地,研究地方菜和独特的烹饪传统;据说四川很多餐厅的厨子,都是她的“一菜之师”。
在书中,扶霞大方承认自己有过多次试图通过美食俘获钟情对象的经历,全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他们要么完全沉醉在美味菜肴之中,忘记了“美女大厨”的存在;要么就是坚定不移崇尚清苦的“厌食症”帅哥,如果不是为了活着,他们甚至根本不想吃任何东西……值得庆幸的是,追爱过程中遭遇的这一次又一次挫折,并没有磨灭扶霞对美食的热爱,我们才得以见到今天这位吃贯东西的“女侠”。
红星新闻记者曾琦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