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中国传统饮食的美味秘密一中国饮

郑华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29160.html

人们总喜欢把生活简单地概括成“衣食住行”,可见“食”对我们每个人是多么重要。对于中国人,重视饮食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中国人最常见的问候语不是“你好”,而是"你吃了吗";中国民间俗语中有“人是铁,饭是钢”的说法;中国古语中更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大家看,还有什么比饮食更重要的事呢?

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实际上是围绕着饮食来传承和发展的。先民们从茹毛饮血、食不果腹到“仓廪实,知礼仪”,然后又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现代文明的合理膳食、营养均衡,这里一直贯穿着饮食文化。

其实,中国的历史发展、政权更迭,很多也是因为饮食。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饿殍遍地时,百姓们为了能吃到饭而揭竿而起,然后群雄逐鹿,再然后弱肉强食,最终一统天下。之后,新政权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让老百姓吃饱饭,天下安定,历史进步。是不是可以说,正是饮食文化推动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进程?

如今,饮食已经不再仅仅是饱腹的方式了,而成了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发端于舌尖,却影响着历史、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溯源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历史有多古老,中国的饮食文化就有多古老。

中国的饮食文化萌芽于新石器时代到周朝这一段时期。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不会用火,茹毛饮血,生吃食物。而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懂得了钻木取火,开始吃熟食;进入了石烹时代,人类的饮食文化萌芽出现了。伏羲时期,人们已经学会捕鱼和饲养家畜,人们在饮食上进入了肉类加工的时代。神农时期,人们已经有了多种耕种的农具,开始种植谷物。到黄帝时,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黄帝发明了灶台,人们能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迅速熟透。同时,黄帝的臣子宿沙氏发明了蒸盐技术,从此人们有了食盐用来调味。

中国的饮食文化严格地说是从周秦时期开始的。谷子成为当时人们的主食,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粱之精品,又叫黄粱。其他的主食还有黍、大麦、黄豆、黑豆、麻子。中国的南方还出现了稻,后来中原也开始种稻子。稻子属细粮,较珍贵。主食种类的多样,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到了汉代,由于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中国饮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首先作为饮食原材料的蔬菜瓜果品种得到了丰富,中国从西域引进了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于马粮)、莴笋、大葱、大蒜等。其次,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创造出了一些新的食材,比如豆腐就是在劳动实践中被创造出来的。西汉时淮南王刘安炼丹时把石膏加入豆浆,偶然间就发明了豆腐这个美食,后来他改进方法和技术后传给百姓,使豆类的食用方法得到一个提升。东汉时发明了植物油,但是此时并未用到烹饪中。此外还引入了一些新的烹调方法,如炸油饼、炉烧(即芝麻烧饼)等。这些都使得中国的饮食品类更加繁多,饮食文化更加多元。

中国饮食文化的高峰期是在唐宋时期,那个时期人们吃饭非常讲究。人们不仅对食物的做法十分讲究,而且对食物的取材、取材的时间以及食物与器具的搭配都有严格的规定。而正是因为这样,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菜得以流传下来。另外东汉时期发明的植物油,在这个时期也在烹调中派上了用场,改善了很多名菜的食用效果。

明清时代是饮食文化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使中国饮食文化达到另一个高峰。这个时候,人们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小麦开始成为北方的主食,而麻子则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做主食,而成为菜肴。明代大规模引进的马铃薯、甘薯等蔬菜,成为中国百姓餐桌上主要的菜肴。对于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的主要来源。清朝时期出现了满汉全席,此宴席由道菜构成,集宫廷满席与汉席之精华于一席,代表了当时世界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后来满汉全席成为大型豪华宴席之总称,菜品也不断地增添与更新,成为中华美食的缩影。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到现在,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许多城市的饮食融贯古今中外,各色饮食,五花八门,让我们眼花缭乱。如今,众多西餐的加入,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饮食。

#中国饮食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