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重传统、重伦理的民族。其中重教、敬贤、养老是中国最重要的饮食礼制之一:这一礼制在有虞氏时期已见锥形;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增订,在《周礼》、《礼记》、《仪礼》等儒家经籍中作为“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固定下来。秦汉以后,各代王朝按需要不断补充发展,宋代掀起高峰;明朝继续强化,至清朝蔚为大观,上起天子,下至黎庶,均将其视作“国之根本”“人之大伦”。
重教、敬贤、养老饮食礼仪的内容主要是馈赠食品、歌舞宴乐、礼拜侍奉、定期纪念,行礼形式多种多样,都体现出对师长的敬仰,对老人的爱戴,对知识的渴望,对人才的尊重。与古代的祭神祀祖饮食礼仪、宫廷饮食礼仪、官场酬酢饮食礼仪、百业帮会饮食礼仪、民间交际饮食礼仪相比,重教敬贤养老饮食礼仪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师、贤、老“三位一体”;常以国家明文规定的制度出现;学生或下辈须尽“弟子职”。
在古代,尊师、敬贤、养老的含义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因为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品德高尚的老人,往往就是贤者;贤者被举荐出来,或致仕为官,或从教作师。所以,尊师常是敬贤,敬贤包含养老,养老体现尊师。这种现象,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故而不论“燕礼”、“飨礼”,还是“释奠”、“释菜”,不论“赐杖献食”,还是“招贤养土”;不论“敬老嘉会”,还是“圆烛”、“合木”,大多是一礼三用,兼容尊师、敬贤、养老之效。
重教养老是儒学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由此衍生的饮食礼仪,自然也具有“明尊长”、“明教化”、“明礼乐”的属性。为了使它家喻户晓,历朝在这方面都有相应的制度出台,颁布天下施行。
如三代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汉武帝专为90岁以上的老人颁布《受鬻法》“哺之以糜粥”、“授之以玉杖”。
唐代规定了教师的“束之礼”;宋代对“乡饮礼制”进行改定。明代在各郡邑设“养济院”收养孤老;清初康熙皇帝下令:“凡直省现官、致仕议员暨士庶等,年六十五以上至九十者咸与千叟宴。”这都说明,重教养老饮食礼仪在封建社会中已形成制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弟子职”,原系《管子》中的一篇,内容是讲弟子从师时在受业、作息、进退、应答、洒扫、馔馈等方面的礼节规定,如“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摄衽盥漱,跪坐而馈,置酱错食,陈膳毋悖”之类。这套礼仪,后来也用于敬贤、养老,像汉明帝就为李躬、恒荣二老挽袖割肉,奉送酱品。古代明确“弟子职”,目的是使重教、敬贤、养老食礼规范化,从而更能体现“温良恭俭让”的风范,从形成了立为国策的重教食礼、仪程规范的敬贤食礼、雅庆戏闹的养老食礼三大饮食礼仪观。
立为国策的重教食礼
重教食礼包括祭孔与尊师两个方面。
祭孔食礼是封建时代统治者和读书人定期用酒肉、野蔬祭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仪典。它多在宫廷、官府和各类学校中举行,有“先师诞”、“丁祭”、“释奠礼”、“释菜礼”等形式,绵延余年,还影响到东亚、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教育礼俗的重要内容之一。
尊师食礼兴于西周,流传百代而不衰。其名目有“释菜”、“延师礼”、“侍师礼”、“敬师宴”、“谢师宴”、“上学酒”、“下学酒”、“三节两寿”、“文昌宫会酒”、“校友会”等。自古以来,我国便是“天、地、君、亲、师”并列,教师享有很高的地位,留下了“师徒如父子”的佳话。
为了教化民众,培养人才,西周就在京城设大学“辟雍”,在诸侯国都城设大学“泮宫”,在乡设小学“庠”,在里设小学“序”;后来又举办各种“塾”“学”“校”等。最早的老师要求品德高尚,文武兼备,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不仅掌管音乐和祭祀,教习知识,还要指挥作战,辅佐国君,如“师尚父”之类。
后来随着文化课的加强,教师多由文官担任、要求“学高为人师,德高为人范”;并将教育提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的高度来认识。正因如此,历朝无不尊师重教,对德行卓著者,天子“赠鸿”、“赐杖”和“馈食”表示褒扬。
仪程规范的敬贤食礼
敬贤食礼是古代朝廷荐举人才、选拔官吏的一种饮食礼制。它主要通过飨燕养老、抬贤养士、颁赐酒食、簪花传胪等形式,储备人才或褒奖贤俊,造成“学而优则仕”的荣誉感,在社会上起到“唯才是举”的舆论导向作用,鼓励士子读书报国。这是重教食礼的补充和深化,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敬贤食礼中最著称的,当数起自西周、迄于清末,流行全国各地,为耆老贤能和秀才举人举办的“乡饮酒礼”。此礼又称“乡饮耆宾”,属于“亲万民”的“佳礼”的范畴。它多由朝廷或地方大员主办,各代的仪典不尽一致。敬贤食礼以仪程规范而著称。
雅庆戏闹的养老食礼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讴歌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它展示出两种不同的情趣。帝王将相和墨客骚人往往多是“雅庆”,或者朝廷操办盛大的敬老嘉会(如清廷“千叟宴”),或是文士私人邀约的敬老文会(如白居易举办的“九老会”)。它们都以尊老敬贤为宗旨,注意良好的社会效应;重视人选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严格按礼仪程序组织;温文尔雅,精致华美,诗酒唱和,弦乐飞扬。
士农工商和市井小民则偏重于“戏闹”,或是为结婚60周年的老夫妻再举行一次幽默别致的婚礼(如台州的“重圆花烛宴”),或是请老人穿上寿衣、坐在寿棺前接受子孙亲友的祝福,操办风趣的红白喜宴(如陕北的“合木庆寿宴”)。这是寓庄于谐,变“死”为生,通过嬉闹宴乐而表达健康长寿的企求。它们均带有“冲喜”的性质,反映出平民百姓的礼乐观和生死观,更具有人情味和孝顺心。
未完待续……
这里是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