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医食同宗,药食同宗”。民间谚语:“药疗不如气疗,气疗不如食疗”。“医食”与“药食”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字即“饮食”。
关于饮食文化,中国古代道学家有独到的见解。道教经典巨著《道藏》讲:“百病横行,多由饮食”,“饮食不节则人元之寿减矣”。唐朝药王孙思邈讲:“百病从口生,盖不虚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食为命基”是道家一贯养生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养生家、医药学家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讲:“饮食有节”。这个“节”是阐明了道家论“饮食为纲”。鲁迅先生讲:“中国的根底在道教”。笔者考虑能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从以下五个方面简辑略说,愿能对诸君在饮食养生学上有所启迪。
(一)饮食有节,食为命基
《千金要方》讲:“长年饵老之奇法,报养生之术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自非留意修养生,未免药著为心累”。饮以养阳,食以养阴。《混俗颐生录》说:“食为命基”,“食不欲苦饱,苦饱即伤心,伤心气短妨闷”。“食不欲粗及速,速即损气,想即损脾,脾损即为食劳。男子五劳,此为一劳之数也”。“不欲夜食,日没之后,脾不当磨,为音响断绝故也”。
《真西山先生卫生歌》说:“万物惟以人为最贵,百岁光阴如旅穹”,“食后徐徐行百步,两手摩肋并腹肚,顶叟转手磨肾堂,谓之动水与土”,“若教一饱顿充肠,损气损脾非是福”。《老老恒言》说:“午前为生气,午后为死气,释氏有过午不食说,避死气也”。
《黄帝内经》讲:“日中面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归田琐记》讲:“不知多食则气滞……养生家所忌。”《寿世保元》讲:“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唯恐血气失常行。起暴病而不能治”。孙思邈讲:“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一日之忌者暮无饱食,一月之忌者暮无大醉”。“夜饱损一日之寿,夜醉损一月之寿”,“常不饥不饱,不寒不热”,“能行不妄失者,则可延年益寿矣”。
(二)素斋及粥,延年益寿
《遵生八笺》说:“蔬食菜羹,欢然一饱,可以延年。一粥一菜,惜所从来,可以延年”。《笔麈》说:每三日一斋素,可以养生,可以养心”。孙思邈讲:“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道门谚语:“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淡粥朝夕渴消,油麻润喉足津液,就中粳米饭偏宜,淡面馎饦也相益”。《本草》有《粥记》,陆放翁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三)谨和五味,淡薄疏爽
五味淡泊,令人神爽气清。《寿世保元》:“阴生于五味,阴的五宫伤在五味”。《遵生八笺》讲:“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酸多伤脾,内肠面唇揭;咸多伤心,血凝而色变;甘多伤肾,骨病而齿败;苦多伤肺,皮槁而毛落;辛多伤肝,筋急而爪枯”。
《佑仙杂说》讲:“夫菜气薄而味淡,且不酱不盐,不油不腻,乃造化本性真物耳。人之一身,六气七情,纷摩胶扰,咸动心火,心火一动,五火烘然齐动,而真水销铄,元气衰枯,百病交作,……山人取造化木然物,资其淡薄疏爽以纳息下,气以渗泄,其纷摩胶扰,以杀其烘然炎上之势,夫然后浊气下降,清气上升,是为水火既济,真气还元,百病屏息矣”。“五味稍薄令人神爽,偏多则随其脏腑必有所损”。“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随脏腑成殃咎”。
(四)节制饮酒,行气和血
“酒顺世和人,能行气和血,陶冶情操,……但饮酒须量力而行,否则会耗伤气血”。(《寿世保元》)
《真西山先生卫生歌》说:“饮酒莫教饮大醉,大醉伤神损心志”。《养生类要前集》说:“酒饮少则益,过多则损,惟气畅而上,可也。饮少则能引导气,导药力,清肌肤,益颜色,通荣卫,辟秽恶,过多而醉,则肝浮胆横,诸脉冲激,由之败肾毁筋,腐骨伤胃”。
《本草》讲:“酒性大热有毒,能助火,一由入体内,肺就首先承受,肺是五脏之华盖,属金,性燥,而酒性喜升,则肺气必随酒性上升,以致痰郁,小便涩,肺既受贼邪侵伤,便不能滋养肾水,肾水不足也就不能制伏心火,于是百病变生”。
(五)恰如其分,中和饮食
人知饮食可以养生,不知饮食失济亦能害生。
¥代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