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次参加宴席,一个坐在我旁边的客人在宴席上大吃大喝,全然不顾形象与他人感受。我便好意提醒他:你吃东西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形象啊,又不是吃不上饭的年代,没人跟你抢。但没想到他竟然这样反驳到:哪个圣人不是说过吗,食色性也,就是要放开了吃啊。我瞬间就被这句话雷到了,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吗?还有,哪个圣人说过这句话呀?
我查了一下,发现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但是并不是亚圣孟子说的,而是思想家告子说的,而且这句话显然被他理解错了,还错的很离谱。我想,今天应该会有部分人将这句话理解错,还喜欢乱用,要是再加上一句:这不是那个圣人谁谁谁说过的吗。那就错得更离谱了。
我想,这些人对这句话错误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饮食与男女之事,都是人的本性,不能加以责怪。这解释听起来好像有头有尾的,不过确实是大错特错。关于这个解释,可能要怪罪到古代一些理学家的头上了。比如说一些古代的宋儒就曾将“食”解释为“饮食、进食”,而将“色”解释为“女色、女人”。这样子的思想一旦传播开来,恐怕就会快速地将这句话的本来面目所掩盖,而事实证明,就是如此。
告子那么,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那我们先要了解这句话的出处,还有孟子和告子这两位思想家。这句话的出处上面已经提及,原文如下: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那告子是谁呢?与孟子又有何关系?原来,告子与孟子经常在一起辩论。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即人生来的本性没有善与不善的分别;而孟子主张“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很显然这又是一场发生在告子与孟子之间的关于人性论的辩论。
那这句话就好解释了。“食”在这里是动名词,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即为喜爱美好的东西,是人的本性使然。告子认为,喜爱美好的事物不能称之为“善”,只是内心的“仁”所驱使的,而剩余的“义”是后天培养的来的。这是告子关于“性无善无不善”的基本观点。
既然这句话能解释通,而且与出处符合的很好,大家以后就不要再乱用了,但是如果你实在觉得这句话的另一个解释也说得通,那我有一个更好的推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我认为,有些人将“食色性也”理解错误和这句话也有很大关系。但是,这句话,也不仅仅是表面那么简单。
这句话出自《礼记》,意思是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是生活的问题,一个是性的问题。但是,这里的解释仅仅是形而下的,而不讲形而上的。在这里,“形而上”指的是道,即人的思想与思维;“形而下”指的是具体的,即人的行为。联系起来,这句话意思应当是:人生离不开饮食、男女这两件事,但是精神上却不一定。那么人们就需要克制自己,克制食欲与性欲,不能太过放纵。
那么,综上所述,我们的老祖宗的这句“食色性也”大家以后就不要乱用了,这是关于人是否性本善的论述,不是你们所理解的那样。而你们所理解的那样也有依据,就是孔子这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是你们的理解少了一样东西,就是“克制”。我们必须要用“形而上”的思维去克制“形而下”的行为,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参考资料:《孟子》、《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