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东营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东营市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总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hóng沟。

逾hóng

本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而且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音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识记。

“逾越”的“逾”应读“yú”;

“hóng沟”的“hóng”应写作“鸿”。

答案:

yú鸿

做这类题,就得注意平时积累容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平时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识记。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

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

A.承担铸就反之B.承担铸造反而

C.承载铸就反之D.承载铸造反而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承担”是指把事情责任承受下来,“承载”是指担当或蒙受;句中指小小红船载着人们的重托、民族的希望,所以应该用“承载”;“铸就”指塑造人的性格或者脾气,“铸造”是指金属熔化后倒入容器中定型,句中指精神方面的造就,所以应该用“铸就”;“反之”指事情的反面,另一面,“反而”指事情的另一个结果,句中空格指如果不是这样,指反面,所以用“反之”。

故选:C。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

B.正在他悠闲散步的钟大夫,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医院跑去。

C.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D.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CD.正确。

B.有误,“安步当车”是指慢慢步行,就当作坐车。医院,用词不当。

故选:B。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是以白衣天使为代表的广大抗疫斗士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

B.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C.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疫病斗争中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同时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

D.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60%的初中学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医生、工程师、军人、教师、警察、科研等作为未来的理想职业。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有误。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句末加上“的结果”。

B.有误。词语搭配不当,把“经历”改为“经受”。

C.正确。

D.有误。该句有两处语病。句式杂糅,应改为“把体现……精神的……职业作为未来的理想职业”的句式,所以,将“集中”改为“把”。用词不当,把“科研”改为“科研员。

故选:C。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填空。(5分)

《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

是“,”。

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将极其平常的景物巧妙组合,动中寓静,平常的景物就显得不平常了。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王佐良译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用语典雅,文辞流畅。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数学使人,科学使人,伦理学使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答案: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注意“垂”的书写)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注意“鹊”的书写)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注意“炭”的书写)

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名著阅读。(2分)

在王教授夫妇的掩护下,A终于坐上平汉线火车到了定县,并且在东关外的完全小学校里又当起小学教员来。由于她的热心和努力,学生们喜欢她;连严格的校长——晓燕的姑姑王彦文也很赞赏哥哥介绍来的这个年轻女教员。

尽管如此,但是空虚、怀念过去和向往未来的焦灼之感,仍与日俱增地烦扰着她。她常常幻想着,有一天卢嘉川或者其他的革命同志会突然来找她——那该是个多么幸福的日子啊。但是一天天过去了,这些可敬的朋友都音讯杳然,她也无从打听他们的下落。

上文出自长篇小说《》,选文中的A是主人公。小说在艺术上注重观察的细密、表现生活的细致入微,在人物塑造上主要以描写和对比、反衬的手法为主,在情节设计上以贯穿全文,展现时代主题。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根据文段内容“坐上平汉线火车到了定县”,“晓燕的姑姑王彦文”等信息,可以得出出自名著《青春之歌》。

林道静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从个人抗争到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她出身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受的是传统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教育,使她形成了倔强的反抗性格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特点。所以A是林道静。

《青春之歌》作品中丰满人物的塑造,得益于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首先是细腻的心理描写。比如林道静的赎罪意识。其次是运用对比反衬,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来刻画人物。

《青春之歌》通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趋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由此可以填“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贯穿全文。

答案:答案:青春之歌林道静(道静))心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经历)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综合性学习。(5分)

某初中学校开展以“科海泛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材料一:(中新网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央视新闻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三:“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制成“奋斗者”号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深海一号”潜水器母船、“海翼号”滑翔机及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一批大科技装备。同时,我国正在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火星探测巡加器着陆成功,“天问一号”上热搜。“问”,甲骨文写作“”,从“口”,“门”声,《说文解字》所谓的“讯”也。“天问”中的“问”即用其本义:。“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中的“问”则引申为:。

(3)班级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到来时举办“科海泛舟,逐梦九天”主题活动,请设计一项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题考查探究材料内容。材料一介绍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并取得圆满成功;材料二介绍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成功返回;材料三介绍了我国在“十三五”期间,研制了一大批大科技装备,并参与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文本探究的结果可概括为:近几年,我国在科技领域获得了巨大进步,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答案不唯一。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天问”的读音为:tianwen,从“口”“门”声像是口在门中间,以示发问说话,是“询问”的意思“天问”出自《楚辞》,意思是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进行想象与发问,从宇宙之本源,到阴阳之俱化;从天地之构造,到星辰之往亘。“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的意思是:到了外境就问有什么禁令,入了他国就问此地的风俗进门就问有什么忌讳。“问”是“探寻”的意思。

(3)本题考查主题活动栏目设计。一般可以从“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方面来设计。本题作答可围绕着“科海泛舟,逐梦九天”这一主题进行设计即可。如:“科海泛舟,逐梦九天”图片展览会等。

答案:

(1)示例1:近年来,我国在“探月工程”“火星探索”“深度载人潜水”“国际热核棄变实验堆”等科学领城获得了长足发展。示例2:近几年,我国在科技领域获得了巨大进步,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

(2)询问;探寻

(3)示例一:开展“我与科学,我与航天”主题演讲活动。

示例二:举办“心系航天,报效国家”读书报告会。示例三:举办“中国航天辉煌成就”图片展。示例四:举办“大国航天人”故事会。示例五:组织“我的航天梦”征文比赛。

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欣赏(共50分)

(一)(4分)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诗人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其“梅妻鹤子”。合:应该。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拍板,此处指歌唱。

8.诗中描绘的“梅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诗艺术表现“绝伦”“曲尽其妙”,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开头先写梅花的品质不同凡花。颔联从姿态和香气上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淡雅和娴静。颈联从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侧面加强前一联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最后说可以亲近梅花的,幸喜还有低吟诗句那样的清雅,而不须要酒宴歌舞这样的豪华。

(1)本题考查诗歌形象的理解。本首诗前四句正面描写,后四句侧面烘托。理解梅的形象,关键是抓住前四句。首联赞叹梅花的品质不同凡花:在众芳凋零的严冬季节,惟有梅花傲然绽放,鲜艳美丽,在小圆中独领风骚,一个“独”字、一个“尽”字,充分表现了梅花独特的生活环境、不同凡响的性格和那引人入胜的风韵,被作者赋予孤傲高洁的人格魅力。颈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清幽淡雅。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

(2)本题考查艺术手法的理解。本诗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来被人称道,被认为是咏梅绝唱,因此堪称“绝伦”。这两句诗,是从“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化用而来。作者只改了两个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原句既写竹,又写桂,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而作者的改动,形成了前一句写梅的姿态,后一句写梅的幽香被意思,主题和意境截然不同。这两句可谓字字有味:“疏影”写其形——神清骨秀,“横斜”状其神——遗世独立,“水清浅”做背景,烘托灵动温润;“暗香”清幽淡雅,“浮动”香气悠悠,“月黄昏”朦胧静谧。因而形神兼备,气质绝伦,堪称千古绝唱。

答案:

(1)不畏严寒,明媚鲜丽(或神情骨秀,高洁端庄)和峻洁清高、孤芳自赏(或幽独超逸、自甘淡泊)的形象。

(2)示例一:以梅花自况,诗人咏梅,实际上是他幽独清高、自甘淡泊人格的自我写照。在诗人眼中,梅含波带情,质仪相谐。首联即写梅明媚鲜丽,尾联又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精神追求。

示例二:描写正侧面结合。如颔联用“疏影““暗香”正面描绘梅花的轻盈、芬芳;颈联用“霜禽““粉蝶”侧面烘托梅花的孤洁、鲜丽,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使梅花的形象更加迷人。

示例三:虚实相生,对比衬托。如颈联前句实写“霜禽“之甚,“欲下先偷眼”;后句想象(虚写)“粉蝶”“如知合断魂”,把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一实一虚,构成对比,更进一步衬托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示例四:视觉、嗅觉融合,颔联上句从视觉角度细致描绘出疏枝清影、水月空明的图画,下句从嗅觉角度刻画出梅香氤氲、沁人心的幽境,二者巧妙结合,融成“绝伦“的写梅千古名句。

示例五: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如前三联,诗人写眼中之梅,胸中之梅,隐曲地表达对梅的喜爱;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把诗人的情操趣味合盘托出,使咏梅与抒怀水乳交融。

示例六:善用修辞。对偶,颔联中“疏影”和“暗香”、“横斜”与“浮动”、“水清浅”与“月黄昏”,对仗工整,句式整齐,音韵谐美(或拟人,颈联中“先偷眼”赋予“霜离”以人的情感,形象地写出了对梅的喜爱。或夸张,尾联中“合断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或注重字词锤炼,如首联中,“独”“尽”二字,言简义丰,突出了梅独特的生活环境,独有的天姿国色,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孤傲的神韵。)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二)(8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

(乙)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袁宏道《满井游记》

注:冷光,清亮的光。娟然,美好的样子。靧(huì)面,洗脸。鬣(liè),泛指动物头颈上的毛。罍(léi),盛酒的器皿。蹇,跛脚,这里指驽钝的马或驴。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临溪而渔渔:于时冰皮始解始: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泉而茗者泉:

11.概括两文反映的一种共同心境并分别说明其由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甲)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乙)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在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这儿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上的薄冰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波光光亮的样子,水面亮晶晶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刚被擦过一样;鲜艳美好而又明亮妩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开来,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像兽颈上的长毛的(麦苗)高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多,但汲泉水煮茶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但空着手走路也会汗流浃背。(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在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一切动物都透出喜悦的气息。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句意为:到溪边钓鱼。奇:钓鱼。

句意为:这时河上的薄冰刚刚融化。始:才,方才。

句意为: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为:被。

句意为:汲泉水煮茶的。泉:用泉水(或汲泉水)。

(2)本题考查主旨理解和分析。从“而乐亦无穷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若脱笼之鹄”“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等语句能看出两文都反映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醉翁亭记》以“乐”字为线索,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满井游记》用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寓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写出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早春的欣赏和赞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3)本题考查写法分析。结合原文内容,从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来分析,能做到有理有据即可。例如,从表达方式角度来分析:甲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融叙事、议论、抒情、说明于一体。而乙文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用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寓理,使情与景、主观与客观浑然一体。再如,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来看:甲文写景善于抓住最物的典型特征,“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山间之四时也”早晚有别,四季分明,一句一景,字字不虚。乙文写景时,并没有细致地描绘某一景物,而是抓住水、山、田野这三组镜头,通过冰皮、山峦、麦苗等事物写初春的气息,把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审美感受鲜明、贴切地表达出来。

答案:

(1)钓鱼;才,方才;被;用泉水(或汲泉水)。

(2)喜悦。甲文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虽被贬滁州,但处之泰然、随遇而安,爱民之心未曾少减。主政滁州,政事宽简,与民休息,具有中庸和美、年丰人足的政治理想,所以,作者在乎“山水之乐”,更享受“乐民之乐”。乙文作者经历了一个寒冬的禁锢,在初春时节偕友游满井,乍见满井的山水鸟鱼等景物生机萌动,感到欢欣与愉悦,对早春风光充满了欣赏与赞美之情。

(3)示例一(表达方式方面)甲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记叙的同时融入大量的议论和抒情,融叙事、议论、抒情、说明于一体。乙文以描写为主。在景物描写中,融情人景(寓情于景),使情与景、主观与客观浑然一体。

示例二(写作技巧方面)甲文写景善于抓住最物的典型特征。早晚有别,四季分明,一句一景,字字不虚。乙文写景以点带面。没有全面地细描密绘,而是抓住水、山、田野这三组镜头,通过冰皮、山峦、麦苗等事物写初春的气息,把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审美感受鲜明、贴切地表达出来。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三)(8分)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

(置身于冰窟……)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3.探究下列语句在文章构思方面的作用,写出你的发现。(4分)

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

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选文,从写法角度谈谈作者景物描写的特色(写出两种即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选自《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展现了冰塔林的神奇与壮美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本题考查文章构思分析。从侧面描写的角度,用“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突出了认识长江的艰难,表现了山河的壮美。通过写人的动作和心理反应,表现在探索长江源头的过程中的艰辛,但即使这样,也不后退,从侧面写出了景物的美丽,令人向往。通过比手法,用“不见自然生物痕迹”和“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突出描写各拉丹冬令人向往。概括即可得出答案要点: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各拉丹冬之美,令人心驰神往。

(2)本题考查写作方法分析。从“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洁浩苍苍和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之壮美。从“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可以分析出,作者这是运用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冰峰、冰河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引发读者遐思,从而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答案:

(1)运用侧面描写与对比等手法,突出了人类认识长江的艰辛历程,表现了山河的壮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寓情于景,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对景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移步换景,景随人动,避免了雪景的单调无趣;虚实结合,引发人的向往,有身临其境之感;运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积极向上的精神。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识人超能力:千万人中一眼认出你(14分)

(法)迈克·哈蒙

“这不是小保罗吗,都长这么大了!”在超市的收银台前,一位30多岁的男士以错愕的眼神看着这位以旧相识口吻和自己说话的年迈女士。“你可能已经忘了我是谁,我是你上小学时的游泳课老师。”这位女士对他说道。保罗对这位年迈的女士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他只记得自己7岁时上过短短几周的游泳课。

如果遇见这种情况,我们大多数人的反应和保罗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面部轮廓也在发生改变。对于那些相遇时间很短的人,要在数年之后再次认出他们,对大部分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

但是对于有的人来说,即便仅有过一面之缘,多年之后仍然能够在人群中迅速辨识出一张面孔,他们会重新认出某个服装店的女售货员、出租车司机或是在某个活动中遇到的朋友。他们识别陌生人面孔的效率与识别熟人面孔的效率几乎毫无二致。但只有极少数人具有这种禀赋,我们称他们为“面孔识别达人”。

这些面孔识别达人,通常还能够根据面部的局部图像辨识面孔,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在一张模糊的班级合影中找出一位老同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而这对于面孔识别达人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他们独有的面孔识别能力对警方来说极具价值,因此,年伦敦警方组建了一支在面孔识别方面具有超能力的警员队伍用于破案。很多生物识别软件在分析低分辨率图像时也束手无策,这些警员却能够识别低分辨率的影像和照片中的面孔。

脸盲症患者并非不能完全识别人脸,他们可以识别出面孔上的诸多细节,但是他们只能在一个极为有限的面部空间内识别这些细节,他们无法在同一时刻识别整体的面部信息,因此他们在识别一张面孔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并且容易犯错。在遇到熟人时,脸盲症患者通常需要声音、步态等额外信息,才能认定这个人的身份。

脸盲症患者分为后天和先天两种类型,其中后天型是大脑不同部分的病变导致的。在大脑中,一张巨大的神经元网络负责辨识脸部。如果这张网络上的一环受损,面孔识别的能力就会降低。如果向后天型脸盲症患者展示同一个人的两张相片,他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长达25秒),才能判定是否为同一个人。

除了后天型脸盲症患者之外,还有一类患者。他们的脑部没有任何病变,但仍很难进行面孔识别,这就是先天型脸盲症患者。在面孔识别方面,先天性脸盲症患者是表现最差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章开头那位在几十年后仍能认出自己游泳课学生的年迈女士。现在很多自动识别人脸的软件也做不到这一点,这些软件在确定身份方面仍然经常出错。

为了研究面孔识别达人的大脑工作机制,科学家们将他们请进实验室以求能够了解更多面孔识别能力的细节。时至今日,这些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从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面孔识别达人在智商、记忆和感知能力测试中并没有超乎寻常的表现,他们只是在面孔识别方面超出常人。

在最近的一项实验中,参与者们首先被要求观察20个人的照片,每张照片看5秒钟。之后他们会观看40个视频短片,要说出之前看到的20个人是否在视频中出现。从统计学角度来说,参与者们有二分之一的概率能够猜中。这40段视频短片全部使用监控摄像头在正常光线条件下拍摄。在67%的情况下,面孔识别达人都能成功辨识出照片中的人是否在视频中出现,其成功率比普通人高了9%。

普通人需要经历一个学习过程,才能够辨识异于平常环境的新鲜面孔。比如初次到日本旅行的人,在分辨当地人的面孔时会遇到困难,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域外表型”。但是随着与当地人的接触越来越密切,我们就能够更加容易地辨识当地人的面孔。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凭借经验获得的面孔识别能力的提升具有局限性。年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识别护照照片是否就是眼前的人时,经验十分丰富的边防检查员并不比没有任何经验的人水平更高。面孔识别达人受域外表型的干扰是否低于常人,仍有待科学研究的证实。

面孔识别达人的大脑究竟在哪些方面异于普通人呢?行为研究表明多数人更容易正着识别一张面孔,而非倒着。但是,脸盲症患者却不受正着或倒着的影响,因为不管是正着还是倒着,他们都同样无法辨认面孔。而面孔识别达人对正着和倒着更为敏感。对于大多数人,一张完整的面部图像所包含的信息大于各个组成部分的信息之和。一旦一张面孔的图像以倒着的形式出现,其正常摆放时所具有的信息完整性就不复存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孔识别达人仍然能在其中获取比正常人更多的面部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面孔识别达人对于面孔不同组成部分有着更为突出的整合能刀。

年,一个科研团队还对面孔识别达人看照片时眼球的运动进行了研究。根据统计,面孔识别达人更加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孔的中央位置,普通人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