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绿流
我是一边啃着兔儿脑壳一边构思这一篇种草文的。无法想象这个世界要是没有了夜烧烤和冷淡杯,该会是什么样子。没有经历过口水爆溅的饭局,就不足以谈人生。
“舌尖”系列渐行渐远,已把美食+温情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直至沦为了《舌尖上的赞助商”。而我已经抛弃了第三季,转身直奔一家热气腾腾的辣卤先捞江湖菜,在这晃晃荡荡的人间,吃几口真实的美味,顺带喊一碗冰粉,把热辣变身为晶晶亮透心凉。
就在这个假期,b站竟然出了一套美食纪录片,我一口气看完,又下肚两盆小龙虾。真的是开眼了,开胃了,开心了。
这部纪录片就叫《人生一串》,哔哩哔哩和旗帜传媒联合出品。以烧烤为主题,涉及近30个城市的多家烧烤摊。总共是六集。
虽然全国各地都吃烧烤,但各地的烧烤还真是差别巨大。烤法不同、烧烤的物件也不同,你的砒霜可能正是我的蜜糖,例如我们吃脑花的川渝人就觉得吃脑花像吃豆花一样鲜嫩,但在有的省份看来你们这就是活生生的汉尼拔。
要说起来,汉尼拔也是没生在中国啊,他烤那个脑花黑乎乎的,没有浇上一勺老干妈辣酱,一看就不好吃。
《人生一串》最令人开眼的就是,把全国各地的烧烤都摆在你面前,真实而不做作,有一半的时间你会看得瞠目结舌:这tm也能吃?!
最火热的第二集叫《比夜更黑》,说人话就是黑暗料理,有哪些呢?来报一段菜名:
吉林辽源的烤蚕蛹、烤扑棱蛾子、烤青蚕;广西百色烤猪眼睛、烤猪鞭;广州活烤海鲜;重庆烤猪脑花;徐州烤油腰子、烤羊球……
大开眼界,大开眼界。不仅是这一集,每一集都有意外和惊喜。《人生一串》一集有一个主题,第一集是肉,第二集是暗黑料理,第三集是菜,第四集是弹牙的,第五集是骨头,第六集是朝圣。每一集的名字都取得非常好。
第1集无肉不欢
第2集比夜更黑
第3集来点解药
第4集牙的抗议
第5集骨头骨头
第6集朝圣之地
《人生一串》的文案比标题还好,和舌尖系列是不同的风格,行云流水的江湖气息,就像和一位闯荡天涯混迹于市井的豪侠在对饮,一杯一杯又一杯,盛载烧烤的美味,回味着人生百味。
在夜间穿行的食客,每一个都是有故事的人,而每一位店家都像是《深夜食堂》的堂主,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安抚着食客的味蕾和灵魂。
吃,也是一门哲学,也有着哲学界的三大问题:能吃么?怎么吃?好吃不?
《人生一串》完美地解答了这三个问题,看得我真想跟着剧组吃遍大江南北呀。
美食,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饮食男女嘛,不满足了这些基本需要,就无法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特别喜欢李安的《饮食男女》,除却电影艺术的原因,最吸引人的就是影片开头几分钟,朗雄扮演的父亲那一套娴熟的功夫菜手法,那可是圆山饭店大厨的功夫啊。徐克的《金玉满堂》当然也很好,但菜式更多的是导演的创意设计,就像金庸的武功招式一般,在电视上看看过瘾,但在生活中看不到。《舌尖上的中国》在新世纪又带火了美食话题,一时间仿佛无出其右者,直播间一啪啦美食博主也跟着沾光,但不管是舌尖系列还是李子柒们,好看是好看,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作为一名资深“吃喝菩萨”,笔者认为少了一个“真”字,美则美矣,毫无灵魂。反而是《人生一串》中这种不加修饰的市井气息,更有诗意,也更有食欲,把你的心我的心穿一串。
哪个西方国家都去过的你,却未必哪个部位的烧烤都吃过。人生得意须尽欢,何妨吟啸且开怀,来啊,吃啊。
百合电影《面子》里有句经典台词就是:吃顿好的,人生观都会改变。
可能一时间吃不了那么多好的,但是能在网上电视里看看也是很过瘾,先拿小本本记上,慢慢吃起走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