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死君:身为影迷,我们除了对“影史百佳”、“年度十佳”等榜单有种疯狂的执迷外,也总会津津乐道于导演们的“三部曲”系列。迷影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纵观影史,固然也有不少像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赛尔乔·莱昂内“往事”三部曲等这类导演们自发的作品系列;但大部分所谓的“三部曲”看似大有说头,其实都不过是影迷圈或评论界的野生行为,按风格或主题分门别类,总结成各种三部曲。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会无可抑制地着迷于这样的迷影手笔;正如国内的大部分影迷,都是如此这般野蛮生长起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决定做这个“三部曲”盘点的重要原因。位导演,组三部曲,部电影,或许,迷影就是这样炼成的。
影史位导演的“三部曲”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蓝》《白》《红》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的悲观体现在对人类精神世界困惑的探讨上。象征自由、平等、博爱这样明快的主题并没有让他感到欣慰,反而更使他执着于埋藏在三色背后的个人情感的探讨中。
影片《蓝色》的女主角朱莉在一场车祸后失去家庭,同时也丧失了对家庭的义务。然而朱莉获得自由了吗?全然未必。在具备了实现自由的条件之后,她却陷入了自身情感和回忆的困局,如果走向新生,那么过往的束缚又会重新限制自由。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里悲观地阐释了枷锁无时不在,绝对自由并不存在。
拍于年的《白色》是三部曲中比较诙谐的一部。波兰移民在打离婚官司的法庭上,因语言不通而被法官打断陈述,他无奈:“平等在哪?”当他回到波兰,取得了各种成绩并且赢回了妻子的尊重。所以平等在哪?最后的解释是平等也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个在追逐的过程里无限接近却又不能触及的目标。
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说: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红色》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最难理解的一部。三个总是相逢却又互不相识的人,各自都有不如意,老法官对博爱不屑一顾,反问:存在真正的爱吗?然而在结尾轮船失事后,女孩与男孩相遇,老法官得知二人生还的欣慰表情,那一刻三人同时给出了“爱是否存在”的答案。
英格玛·伯格曼“信仰”三部曲《犹在镜中》《冬日之光》《沉默》
伯格曼一生都陷在内心世界的危机里,他一次次向上帝祈求,渴望被解救。但上帝并没有对他的痛苦施以援手,于是他开始质疑,最终选择与宗教决裂。在这个决裂的过程里,伴随的是更深层的痛苦,和对神藕断丝连的信仰。
影片《犹在镜中》里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女人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当与弟弟的不伦之恋越轨后,她遇见了以蜘蛛形态出现的上帝。狰狞的蜘蛛形象让她的世界彻底崩塌殆尽,上帝是否真的存在?最后伯格曼借由女主的父亲之口提出假定:爱即上帝。
同样,《冬日之光》里的牧师宣扬上帝之爱,笃信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似乎是为反驳这个观点,伯格曼设置了无时不在的伴随着末日的绝望气息,并且还嘲讽了《犹在镜中》里那个“爱即上帝”的假定。作为“信仰”三部曲的终结,《沉默》的故事情节显得更加通俗。相互喜爱的姐妹因为不坦诚而沟通困难,甚至恶语相向。而上帝只是冷眼旁观,直至姐姐在妹妹的纵欲中绝望等死。爱不曾拉近姐妹的距离,上帝也不曾伸出援手。
费德里科·费里尼“孤独”三部曲《大路》《骗子》《卡比利亚之夜》
费里尼是与安东尼奥尼同时代的新现实主义导演。与安东尼奥尼不同的是,费里尼的孤独没有指引他走向虚无,当孤独凝结成实体,让他可以继续探求逃脱的方法。
在《大路》里,藏巴诺凶狠肤浅以折磨人取乐,似乎并不知孤独为何物。多年后,当听闻被他抛弃的傻姑娘杰索米娜的死讯时,才惊醒自己得到又失去了爱。在海边泣不成声的藏巴诺恍然,不知珍惜,换来痛失所爱的永恒孤独。
拍于年的《骗子》,是费里尼“孤独”三部曲里最不起眼的一部。重操旧业的骗子奥古斯特最后死在悬崖边。在良心觉醒的那一瞬间,奥古斯特的绝望,来源于诚心悔悟,但却终究不被理解。
而《卡比利亚之夜》无疑是三部曲的巅峰。妓女卡比利亚的孤独无以复加,她用爱来填充孤独的缺口,所以一次次被伤害。得到是欢愉,失去是疼痛;爱是止疼药暂缓了痛苦,孤独是罪孽带来永恒的痛苦。
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另外两组“三部曲”:
费德里科·费里尼“背叛”三部曲:《甜蜜的生活》《八部半》《朱丽叶与魔鬼》
费德里科·费里尼“回忆”三部曲:《爱情神话》《罗马风情画》《阿玛柯德》
斯坦利·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奇爱博士》《太空漫游》《发条橙》
库布里克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导演,一方面对镜头锱铢必较、不断要求重拍,被合作的电影人称为暴君;另一方面他独特的风格,使许多作品被影迷奉为神作。其中三部被称为“未来三部曲”,代表了库布里克的最高水准。
影片《奇爱博士》是一部政治讽刺电影。冷战导致世界末日、优秀人获得生存可能、纳粹军礼,简直是复刻二战时期的种族清洗运动。由同一位演员扮演总统、将军、博士,暗示人的本质并无区别。而《太空漫游》就显得相当有野心,展现了库布里克对人性的悲观。宇航员不如计算机具有人情味,最后的计算机杀人也是因为指令与设计初衷背离,导致系统错乱。
橙是水果,是自然的产物;发条是机械是工业的产物,而电影《发条橙》则是存在矛盾的产物。男孩被以强制手段戒除暴力,以恶制恶,那么善在哪里?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现代爱情”三部曲《奇遇》《夜》《蚀》
安东尼奥尼在电影里塑造了一个没有神的世界,借助外力并不能解决内心的困惑。既困于心,便应该回归内心寻找答案。在“现代爱情”三部曲中,他通过三对情侣来展示情感世界的孤独,只能用爱不断探索。
在《奇遇》中,男主角的女友失踪,在寻找女友的过程中他爱上了女友最好的闺蜜,当闺蜜正打算和男主角在一起时又发现他正和别的女人在一起,而所有人都忘了女友的存在。无论是孤岛上,还是在城市里,每一个人都空虚又冷漠,短暂的爱情不能取代永恒的孤独。
在《夜》中,男主人公尼与妻子之间的关系愈渐疏远。当男主角被陌生女子所吸引后,他的妻子也同另一个男人跳起了舞。安东尼奥尼式的疏离,在此发挥到极致。而《蚀》中的女主角毫无留恋地离开了苦苦挽留她的丈夫,但当她与新男友在一起后却发现,她仍然无法逃离情感关系的疏远。被爱并不能填满内心的缺口,怎样才叫满足,只有内心才能给出答案。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村庄”三部曲《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的情人》
戈达尔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阿巴斯是伊朗电影的领军人物,也是带领伊朗电影走向世界的人。阿巴斯静心聚焦于现实生活里的普通人,向外展示着伊斯兰革命后远离喧嚣的伊朗。
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是一部典型的儿童电影,小男孩充满童真,意志坚定的克服各种困难寻找同桌的家,只为了归还作业本。纯真属于孩子,质朴尚未被玷污。三部曲中的《生生长流》与第一部关系最为密切,是一部纪录电影。伊朗大地震后,导演带着儿子回到《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拍摄地,寻找当年的小演员的下落。小演员没找到,但镜头给人的并不是绝望,同样有永恒的希望。
而一脉相承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着眼于地震后的一个爱情故事,小伙子追求姑娘,最后随姑娘走进橄榄林。导演没有给出结局,但留给了小伙子和观众希望。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提到帕索里尼,首先想到的必定是震惊于世的《索多玛天》。帕索里尼本人和他的作品一样惊世骇俗,是个十足的矛盾综合体。他父亲是法西斯军官,母亲却反对墨索里尼;他坚持马克思主义,却因同性恋被共产党开除;他信仰上帝,却在少时就与宗教决裂,终成无神论者。
影片《十日谈》取材于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小说集里的10个故事,《坎特伯雷故事集》和《一千零一夜》也都是改编自宗教意味浓重的文学作品。宗教故事是严肃的,然而帕索里尼另辟蹊径地没有将它们改编成古典史诗,相反三部曲是大众狂欢式的反宗教喜剧,充满讽刺意味。
他把当时的意大利看成是文艺复兴的延续;文艺复兴是倡导以人为本的,那么他的任务是让文艺作品回归人性。于是帕索里尼一边挑战传统严肃的宗教观,一边大胆放肆提倡性解放,用裸露的镜头和各种角色,对宗教的保守和压抑人的本性进行嘲讽。与其说“生命”三部曲,不如叫“人性解放”三部曲。
赛尔乔·莱昂内“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国往事》
赛尔乔·莱昂内是一位比较特殊的意大利导演,真正由他执导的电影只有7部传世,其中有六部是西部片,一部美国黑帮片。莱昂内有才并且任性,这在他的“往事”三部曲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西部往事》多线并行,牛仔、原住民都将退出历史舞台。最后在一个女人的视角里展现了美国西部拓荒时代的一去不返。画面诗意,配乐优美,整体充满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和对新时代到来的希望。
据说拍《革命往事》并非出自导演本人意愿,并且他自己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所以在电影里,导演用大量类似于动画片的荒诞镜头和令人捧腹的情节来表达他对制片方的反抗。无心插柳,为展示严肃革命题材提供了新的形式。最为隽永的无疑是《美国往事》,影片中詹妮弗·康纳利的动人一舞足以令人难以忘怀,而影片题材和叙事手法也展现了导演非常卓绝的才华与能力,带有浓浓的怀旧氛围。
赛尔乔·莱昂内的另外一组“三部曲”:赛尔乔·莱昂内“镖客”三部曲:《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黄金三镖客》
萨蒂亚吉特·雷伊“阿普”三部曲《大地之歌》《大河之歌》《大树之歌》
黑泽明曾评价“没看过萨蒂亚吉特·雷伊的电影,如同活在世上却没看到过太阳和月亮”。这无疑是对雷伊的至高评价。雷伊的电影大多以诗意结合质朴,缓缓叙述印度社会众生相,为世界揭开印度社会神秘的面纱。
阿普三部曲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开始,讲述一个人在成长里所面对的各种风雨,反应了印度社会的现实生活。《大地之歌》中父亲为了梦想离家出走,母亲的坚韧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但不幸还是发生在阿普眼前。人总要有追求,但是追求的同时也要选择抛弃。影片《大河之歌》中阿普渴望知识,并且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母亲却希望他从事神职。因此母子的矛盾爆发。
而《大树之歌》中,在成为大学生后,阿普因为经济原因辍学,妻子也死于难产。多年后,一度厌恶儿子的他,却努力地成为了一名好父亲。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要成长就得面对。
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天堂孤影》《升空号》《火柴厂女工》
阿基·考里斯马基是芬兰唯一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大师,他的作品植根于赫尔辛基底层群众的情感日常,以冷幽默附加人道主义探讨社会的矛盾。工人三部曲是考里斯马基的代表作,通过三个工人的故事,讲述了工业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
影片《天堂孤影》主要讲的是一位垃圾工人和售货员的爱情故事,但是却用了比讲爱情故事更多的篇幅来描述主角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似在阐明爱情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生活的全部就是琐碎小事。
而《升空号》较第一部加深了残酷性:生活本身就是经历磨难。这里塑造了矿工生活悲惨,失业、被骗、入狱,最后选择终于找到心爱之人偷渡到更穷的墨西哥谋取生计。
三部曲中的《火柴厂女工》是最残酷的一部。底层女工努力工作却买不起一双鞋,寻找爱情却被玩弄,她的世界彻底崩塌,最后杀死了情人和父亲。三部电影呈递进关系,一步一步看着苦苦挣扎的底层群众走向毁灭。这是考里斯马基对社会的复写,也是对社会的批判:如果努力不能换来更好,那么生活该如何继续?
阿基·考里斯马基的另外一组“三部曲”:阿基·考里斯马基“芬兰”三部曲:《浮云世事》《没有过去的男人》《薄暮之光》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漂泊”三部曲《塞瑟岛之旅》《养蜂人》《雾中风景》
安哲罗普洛斯一直被称为诗人导演,诗意贯穿了他的人生和作品。爱琴海的风和希腊的厚重的历史给了他如此美丽的诗意气质,也带给他关于“何处是家”的一生迷茫。
漂泊三部曲以悲伤的基调出发,讲述了三个漂泊者的故事,不止身在漂泊,心也在流浪。《塞瑟岛之旅》讲述被流放的革命者在暮年回到故乡,却发现人们对国家民族的淡漠,支撑他奋斗的理由在别人看来不过一场笑话。影片《养蜂人》中的父亲,在参加完女儿的婚礼后选择继续漂泊,当他遇见爱情想要安家时,爱人却选择再次踏上漂泊的脚步。
大家最熟悉的《雾中风景》,可以说是一部公路电影,作为主角的私生子小姐弟绝大多数时间都行走在雾气迷蒙的大路上,他们离开家乡寻找据说远在德国的父亲。
三部曲用了大量的隐喻来讲述漂泊本身的原因。漂泊的主角既是安哲自己,也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在20世纪不断的政治动荡、宗教冲突中,人们对国家民族的信仰越来越淡,何处是国,何处为家?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另外两组“三部曲”: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希腊现代史”三部曲:《年的岁月》《流浪艺人》《猎人》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国境”三部曲:《鹳鸟踟蹰》《尤利西斯的凝视》《永恒和一日》
路易斯·布努埃尔“女性”三部曲《女仆日记》《白日美人》《特丽丝塔娜》
布努埃尔是西班牙导演里的一代宗师,是超现实主义导演里的领军人物。受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布努埃尔的电影里藏匿各种指代潜意识的隐喻。他的电影就像一连串的梦境拼凑,穿插在现实里,让人分不清梦里梦外。
在拍摄《女仆日记》的过程中,布努埃尔放弃了荒诞的超现实,采用现实主义回到梦境之外,然而电影也因此显得更加晦涩,不变的是女主角依旧带着谜。最著名的《白日美人》是三部曲的高峰。布努埃尔继续他的超现实手法,用现实结合梦境讲述中产阶级出身的美貌女主角经常幻想自己被凌辱虐待。这部电影最大的争论点便在于,为何生活富足、丈夫体贴的女人要成为妓女?
而《特丽丝塔娜》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与情人私奔后重新回到老男人身边的女人,既放不下情人却又冷漠地对待对方;而对于深爱自己的老男人,她则始终颐指气使,似乎并不想得到安宁。三位女主人公,在两性问题面前或是身份成谜,或是动机成谜;不成谜的唯有布努埃尔对中产阶级及宗教的讽刺。
路易斯·布努埃尔的另外一组“三部曲”:路易斯·布努埃尔“宗教”三部曲:《纳萨林》《维莉蒂安娜》《沙漠中的西蒙》
黑泽明“武士”三部曲《七武士》《影子武士》《乱》
被广大影迷尊奉为天神级导演的黑泽明,出生在一个武士氛围浓厚的家庭,因此他与武士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
总体来说,《七武士》是最能体现武士精神的作品。七位武士在帮助农民抗争的过程里展现了正义、仁厚和强烈的阶级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不是贵族对平民的傲慢,而是对信仰的尊崇。如果说《七武士》是对于武士精神的赞美,那么《影子武士》就是对逝去武士精神的挽歌。当影子取代了本体的位置,也就继承了本体的所有。在其位则谋其事,即使是个盗贼,当他成为武士也会继承武士的荣誉感。
影片《乱》是对武士命运的具体思考。武士阶级并不是始终团结的,也不是所有武士都能坚守信仰。这个阶级也有欺骗和背叛,当这种精神逐步走向死亡,整个阶级也会被碾于尘埃。当武士精神与整个时代发展相悖的那一刻,武士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在黑泽明的电影里,武士是正义的化身,是英雄。但是英雄终究被历史所遗弃,武士精神却延绵于日本电影的血脉里,生生不息。
黑泽明的另外一组“三部曲”:黑泽明“战后混沌”三部曲:《美好的星期天》《泥醉天使》《野良犬》
罗曼·波兰斯基“公寓”三部曲《冷血惊魂》《罗丝玛丽的婴儿》《怪房客》
艺术来源生活,这句话放在波兰斯基身上再合适不过。波兰斯基本人的经历就够戏剧性,集中营、邪教、死亡、性侵,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更深入人心。
影片《冷血惊魂》从片头看起来并不像是一部波兰斯基惊悚片,观众是在最开始的欢乐氛围里随着女主角的心理变化而逐步走向崩溃。波兰斯基对节奏的把控,演员对角色的极致诠释,使本片成为一部极品佳作。
而《罗斯玛丽的婴儿》不止是一部惊悚片,甚至全然可以说是一部恐怖片。整部电影基调阴暗,怀孕的女主角苍白病态,敏感又无助。这个悬念叠生的故事蕴含了宗教讽刺意味,波兰斯基也因此家破人亡。
而《怪房客》的重点在于“怪”,波兰斯基在这部影片里将他的cult和诡异展现到了极点。大量心理暗示和恐怖氛围制造相当成功,并且导演“欢脱”地加入其中演了个女人。三部曲的主角境遇其实很相似,压抑、不安、神经质,似乎始终处在周围人制造的陷阱里,无法逃脱。
安杰依·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一代人》《下水道》《灰烬与钻石》
安杰伊·瓦伊达被评为“波兰良心”,他是波兰精神的最佳继承者,他的电影也成为将这种波兰精神展现给这个世界的最佳载体。
影片《一代人》是瓦伊达的试水作品。电影借由男主角的成长,展现新一代波兰人的爱国精神。自由和正义的主旋律伴随着对战争的沉思,即使不能和三部曲的后两部相比,《一代人》也算是一部佳作。
下水道象征什么?肮脏、黑暗、绝望。影片《下水道》就讲述了这样这样的故事。时间设定在年华沙起义的后期,刚刚燃起复国希望的波兰,又一次死于大国的政治博弈,也许在波兰人心中政治就如下水道般肮脏。而“灰烬”与“钻石”是两个极端,瓦伊达用这两个极端来比喻当时的波兰,使这部《灰烬与钻石》成为最具有“波兰精神”的电影。年的波兰是一片废墟,整个国家前途无比渺茫,也许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
瓦伊达说,“电影是一个时代的验尸报告,它能唤起人们沉睡的心灵。”战争三部曲是波兰苦难命运的艺术缩写,亡国并不可怕,民族精神的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
拉斯·冯·提尔“良心”三部曲《破浪》《白痴》《黑暗中的舞者》
丹麦“疯子”导演拉斯·冯·提尔有多惊世骇俗,自然不用多讲。他有多黑暗、多怪诞、多痴迷于丑恶和性,也不用再重复。只是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居然从小到大都喜欢一本童话,并由此为灵感拍摄出了“良心”三部曲。
电影《破浪》是疯狂又大胆的,在这部影片里礼教是吃人的,宗教是冷漠的,社会是无情的。忠于信仰且无私奉献并不一定能上天堂,尤其是对女人,地狱之门随时敞开。而《白痴》的疯癫不止体现在导演身上,这次连演员也疯了。一个人的疯或许是偶然现象,那么群体的疯又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许只有成为疯子,才能暂时逃避现实带来的疼痛,但是逃也总有尽头。初听《黑暗中的舞者》像是一部励志片,这是个骗局。又是个心存善良的疯女人故事,只是她的善良是愚蠢和无知的,当一个人愚蠢到分不清好坏,善良就会成为坟墓。
在现代社会,“圣母”已然成为一个贬义词,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才是善良。如果善良换来的只有伤害,那我们如何坚持继续善良。
拉斯·冯·提尔的另一组“三部曲”:拉斯·冯·提尔“欧洲”三部曲:《犯罪元素》《瘟疫》《欧洲特快车》
朱赛佩·托纳多雷“回家”三部曲《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朱塞佩·托纳多雷有多爱记忆里的故乡意大利?在他的电影里就能发现,那里有诗意的小镇,灿烂的阳光和地中海令人迷醉的风。所以,他的电影总是出现主角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家乡,最后又回归的情节。
童年的记忆会伴随人的一生,如果是美好的回忆就会成为挥之不去的牵绊。《天堂电影院》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记忆里的欢声笑语和追逐打闹已经永远成过去。当一切都物是人非,怀念只会加剧疼痛。
影片《海上钢琴师》到底算不算悲剧?大海和轮船是不是钢琴师的禁锢?也许见识过大千世界的人们会为他不曾走向陆地而感伤,但是也许对来说,船和大海才是他的归宿。像飞鸟属于天空,游鱼属于水下。说到《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总是绕不开小镇的景色,少年们青春期的萌动,人性的丑恶和美人莫妮卡贝鲁奇。影片借少年的口吻,讲述了小镇上男人的无耻和女人的诋毁对于一个无辜女性的伤害。也许故乡是神圣的,才值得玛莲娜在多年以后再回到这个让她尊严尽失的伤心之地。
敕使河原宏“安部公房”三部曲《陷阱》《砂之女》《他人之颜》
敕使河原宏是花道草月流的代表,他注重视觉表达,与多位美工和建筑师合作,塑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场景。他又沉迷于绘画,将美术融于电影。他还喜欢探讨自由和生活的意义,所以“安部公房”三部曲才显得与众不同。
影片《陷阱》是部非常不容易看懂的电影。大量的超现实隐喻,模糊的时间轴,错乱的情节都增加了理解难度。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恐怕只有谋杀才是最为真实的。至于到底是谁谋杀了谁,还是继续思考吧。最为经典的《砂之女》像是一部带有魔幻色彩的寓言。砂是柔软的,是流动的,是无孔不入的。就像社会对人的禁锢,本以为逃脱了禁锢,其实只是得到了新的禁锢。自由不可能成为绝对,每个人都会被驯化。
而《他人之颜》讲述了一个换脸的故事。如果外貌是自己与他人进行区别的唯一标准,那换脸也就是换了身份。当你换了身份成为另一个人,那自己还是自己吗?而在成为别人后是否就无拘无束,可以为所欲为?
贾樟柯“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
贾樟柯的电影以其纪实风格见长,并且有一种强烈的故乡情结,他的电影几乎没有离开他的故乡山西小城汾阳。他坚持用他的“故乡元素”来表达创作思维,结合着时代更迭的节奏,来讲述家乡的变化。
影片《小武》讲述了一个时代进步的牺牲品——小武的故事。时代的进步带给人们新的思想,但是却并没有告诉每个人如何去适应。时代变了,小武也变了,但是他的变还是没有跟上家乡的脚步。格局最宏大的《站台》,借文工团的解散探讨了社会变革对团体的影响。吃公粮的日子结束了,团结就是力量也未必百试百灵。生活还得继续,各奔前程后希望都能安好。
而《任逍遥》里没人能做到庄子说的那样逍遥。失业、下岗也许是贾樟柯的老汤老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小人物即使挣扎也是无果,但它展现的确实是生动的味道,是贾樟柯记忆里故乡的味道。
朴赞郁“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
如果要用关键词来概括朴赞誉的风格,那么“黑暗”、“诡异”、“血腥”、“情色”应该是极好的形容词。他无疑是韩国导演里对西方电影具有特殊情结的一位。
影片《我要复仇》故事并不复杂,内容信息量却很大,将苦苦挣扎的小人物的悲凉描绘得冰冷刻骨,社会之冷漠让人胆寒绝望。然而全片阅尽,最为突出的还是拍摄手法上对波兰斯基的模仿。荣获戛纳大奖的《老男孩》的主角依旧是讲小人物,只是换了一种惨法。电影在展现一个被复仇者在明,复仇者在暗的故事时,探讨的是人性底线和道德伦理,并且将美式暴力美学运用到了极端。
影片《亲切的金子》以女性视角作为切入点,结合了法式的浪漫,讲述了甜美可人的女孩在被陷害之后的扭曲复仇经历。影片结局惊世骇俗,让人颈背发寒。
复仇三部曲应用了大量血腥暴力的镜头和可以使重口味爱好者得到满足的场面,引发了关于社会与人性、道德与伦理的讨论。
其他“三部曲”系列(组)
卢奇诺·维斯康蒂“德意志”三部曲《纳粹狂魔》《魂断威尼斯》《路德维希》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女性”三部曲《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罗拉》《维洛妮卡佛丝》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南斯拉夫”三部曲《地下》《黑猫白猫》《生命是个奇迹》
弗里茨·朗“马布斯博士”三部曲《玩家马布斯博士》《马布斯博士的遗嘱》《马布斯博士的一千只眼》
让·谷克多“奥菲斯”三部曲《诗人之血》《奥菲斯》《奥菲斯的遗嘱》
小津安二郎“喜八”三部曲《心血来潮》《浮草物语》《东京之宿》
希区柯克“间谍”三部曲《三十九级台阶》《间谍》《阴谋破坏》
希区柯克“公寓”三部曲《夺魂索》《电话谋杀案》《后窗》
希区柯克“现代绝望”三部曲《惊魂记》《群鸟》《艳贼》
雅克·塔蒂“于洛先生”三部曲《于洛先生的假期》《我的舅舅》《玩乐时间》
贝拉·塔尔“社会写实”三部曲《居巢》《异乡人》《积木人生》
贝拉·塔尔“文学“三部曲《诅咒》《撒旦探戈》《鲸鱼马戏团》
让·雷诺阿“舞台”三部曲《黄金马车》《法国康康舞》《艾琳娜和她的男人们》
罗伊·安德森“人生”三部曲《二楼传来的歌声》《你还活着》《寒枝雀静》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统帅”三部曲《摩罗神》《遗忘列宁》《太阳》
罗伯托·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德意志零年》
大卫·里恩“英国文学”三部曲《相见恨晚》《远大前程》《雾都孤儿》
大卫·里恩“史诗”三部曲《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
理查德·林克莱特“话痨爱情”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
埃德加·赖特“血与冰激凌”三部曲《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尽头》
约翰·福特“骑兵”三部曲《要塞风云》《黄巾骑兵队》《一将功成万骨枯》
卡洛斯·绍拉“弗朗明戈”三部曲《血婚》《卡门》《爱情魔术师》
卡洛斯·绍拉“超现实主义”三部曲《薄荷刨冰》《圣力三重奏》《蜂巢》
迈克尔·哈内克“冰河”三部曲《第七大陆》《班尼的录像带》《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战争史诗”三部曲《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战马》
奥逊·威尔斯“莎剧”三部曲《麦克白》《奥赛罗》《午夜钟声》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东方”三部曲《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小活佛》
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得不到爱”三部曲《今与昔》《贝尼尔德》《被咒之爱》
比尔·道格拉斯“童年”三部曲《我的童年》《回家的路》《亲人们》
尤里西·塞德尔“天堂”三部曲《天堂:爱》《天堂:信仰》《天堂:希望》
伍迪·艾伦“欧洲城市巡礼”三部曲《午夜巴塞罗那》《午夜巴黎》《爱在罗马》
伍迪·艾伦“伦敦”三部曲《赛末点》《独家新闻》《卡珊德拉之梦》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二战”三部曲《海的沉默》《莱昂莫汉神父》《影子部队》
沟口健二“艺道”三部曲《残菊物语》《浪花女》《一个演员的生涯》
成濑巳喜男“林芙美子”三部曲《饭》《稻妻》《妻子》
大岛渚“日本“三部曲《爱与希望之街》《青春残酷物语》《太阳的墓场》
侯孝贤“台湾”三部曲《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好男好女》
王家卫“60年代”三部曲《阿飞正传》《花样年华》《》
蔡明亮“水”三部曲《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河流》
文德斯“道路”三部曲《爱丽丝城市慢游记》《错误的举动》《公路之王》
李安“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胡金铨“客栈”三部曲《大醉侠》《龙门客栈》《迎春阁之风波》
陈果“回归”三部曲《香港制造》《去年烟花特别多》《细路祥》
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命运”三部曲《爱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
马丁·斯科塞斯“黑帮”三部曲《穷街陋巷》《好家伙》《赌城风云》
李沧东“绿色”三部曲《绿鱼》《薄荷糖》《绿洲》
金基德“妓女”三部曲《雏妓》《坏小子》《萨玛利亚女孩》
陈英雄“越南”三部曲《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夏天的滋味》
比格斯·鲁纳“伊比利亚”三部曲《火腿,火腿》《猛男情结》《乳房与月亮》
格斯·范·桑特“死亡”三部曲《盖瑞》《大象》《最后的日子》
莱奥·卡拉克斯“狂恋爱情“三部曲《男孩遇见女孩》《坏血》《新桥恋人》
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天与地》
奥利弗·斯通“总统”三部曲《刺杀肯尼迪》《尼克松》《小布什传》
伊利亚·卡赞“美国”三部曲《狂澜春醒》《天涯何处觅知音》《美国,美国》
菲利普·考夫曼“作家”三部曲《布拉格之恋》《情迷六月花》《鹅毛笔》
巴兹·鲁曼“红幕布”三部曲《舞国英雄》《罗密欧与朱丽叶》《红磨坊》
伊斯特凡·萨博“人生“三部曲《幻想的时刻》《父亲日记》《爱情电影》
伊斯特凡·萨博“国家民族“三部曲《靡菲斯特》《哈努森》《雷德尔上校》
迈克尔·摩尔“高调”三部曲《科伦拜校园事件》《华氏》《医疗内幕》
弗兰科·皮亚维奥利“生命”三部曲《蓝色星球》《穿越时间的声音》《风的第一声呼吸》
罗德里格兹“杀人”三部曲《杀手悲歌》《英雄不流泪》《墨西哥往事》
乔治·A·罗梅罗“僵尸“三部曲《活死人之夜》《活死人黎明》《丧尸出笼》
梁赞诺夫“爱情”三部曲《命运的捉弄》《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
格里高利·丘赫莱依“战争”三部曲《第四十一》《士兵之歌》《晴朗的天空》
阿布拉泽“格鲁吉亚”三部曲《愿望树》《祈祷》《忏悔》
赛米·卡普拉诺格鲁“约瑟夫”三部曲《鸡蛋》《牛奶》《蜂蜜》
托尼·加列夫“吉普赛“三部曲《只爱陌生人》《摇摆吉普赛》《被放逐者》
莉莉安娜·卡瓦尼“德国”三部曲《午夜守门人》《善良的彼岸》《柏林情事》
弗兰克·德拉邦特“人性”三部曲《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迷雾》
盖·里奇“黑帮”三部曲《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转轮手枪》
岩井俊二“青春”三部曲《情书》《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筱田正浩“少年“三部曲《濑户内少年棒球团》《少年时代》《濑户内月光小夜曲》
市川昆“犯罪”三部曲《处刑的房间》《炎上》《键》
园子温“家庭”三部曲《纪子的餐桌》《爱的曝光》《冰冷热带鱼》
清水宏“蜂房”三部曲《蜂房的孩子们》《小原庄助先生》《母情》
大林宣彦“尾道”三部曲《转校生》《穿越时空的少女》《寂寞的人》
铃木清顺“大正”三部曲《流浪者之歌》《阳炎座》《梦二》
铃木清顺“战争“三部曲《肉体之门》《春妇传》《暴力挽歌》
北野武“反省”三部曲《双面北野武》《导演万岁》《阿吉里斯与龟》
青山真治“北九州”三部曲《无援》《人造天堂》《悲伤假期》
山田洋次“武士”三部曲《黄昏的清兵卫》《隐剑鬼爪》《武士的一分》
五社英雄“女性”三部曲《鬼龙院花子的一生》《阳晖楼》《櫂》
三池崇史“黑社会”三部曲《新宿黑社会》《极道黑社会》《日本黑社会》
三隅研次“剑”三部曲《斩》《剑》《剑鬼》
山本暎一“成人动画”三部曲《克娄巴特拉计划》《悲伤的贝拉多娜》《一千零一夜》
山下敦弘“赖皮者”三部曲《赖皮生活》《赖皮之宿》《疯子方舟》
石井隆“名美”三部曲《死而无憾》《裸体之夜》《夜又临》
田中登“昭和犯罪”三部曲《实录阿部定》《江户川乱步猎奇馆》《人妻集团暴行致死事件》
工藤荣一“集团抗争”三部曲《十三刺客》《大杀阵》《十一武士》
佩德罗·科斯塔“方泰尼亚”三部曲《骨未成灰》《旺妲的房间》《前进青春》
耶尔齐·霍夫曼“卫国”三部曲《伏沃迪约夫斯基骑士》《洪流》《火与剑》
格雷格·阿拉基“青少年”三部曲《彻底完蛋》《玩尽世纪末》《玩转堕落街》
保罗·莫里西“沃荷”三部曲《肉》《渣》《热》
阿莫斯·科莱克“女性”三部曲《苏》《布里奇特》《费欧娜》
姜文“太阳”三部曲《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
王小帅“城市”三部曲《十七岁的单车》《青红》《日照重庆》
徐克“混乱”三部曲《蝶变》《地狱无门》《第一类型危险》
谢晋“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
许鞍华“越南”三部曲《狮子山下》《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
罗卓瑶“移民”三部曲《我爱太空人》《秋月》《浮生》
张婉婷“移民”三部曲《非法移民》《秋天的童话》《八两金》
宁瀛“北京”三部曲《找乐》《民警故事》《夏日暖洋洋》
黄建新“都市”三部曲《站直喽,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
冯小刚“跨世纪”三部曲《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
杨凡“同性”三部曲《妖街皇后》《美少年之恋》《游园惊梦》
林岭东“风云”三部曲《监狱风云》《龙虎风云》《学校风云》
桂治洪“邪”三部曲《邪》《蛊》《魔》
冯小宁“抗战”三部曲《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
庾河“街头”三部曲《马粥街残酷史》《卑劣的街头》《江南》
李宋熙日“两天一夜”三部曲《白夜》《南行》《忽然之间,去年夏天》
约翰·卡朋特“启示”三部曲《天魔回魂》《怪形》《战栗黑洞》
纳乔·塞达“死亡”三部曲《苏醒》《后果》《创始》
戴维·黑尔“沃里克“三部曲《第八页》《老木逢春》《永不屈服》
维克多·格罗迪亚“男妓”三部曲《天使不会飞》《魂不附体》《布拉格男妓》
丹尼尔·奥图“马赛”三部曲《马里尤斯》《芬妮》《凯撒》
胡炳榴“田园”三部曲《乡情》《乡音》《乡民》
费尔南多·德·福恩特斯“墨西哥革命”三部曲《13号俘虏》《门多萨老兄》《让我们追随潘乔维亚》
塞德里克·克拉皮斯“法国青年”三部曲《西班牙公寓》《俄罗斯玩偶》《中国益智游戏》
迪帕·梅塔“要素”三部曲《爱火》《大地》《水》
高佛雷·雷吉奥“生活”三部曲《失衡生活》《变形生活》《战争生活》
费尔南多·迪·莱沃“背景”三部曲《米兰九口径》《追捕》《大佬》
埃里奥·贝多利“社会精神分裂症”三部曲《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工人阶级上天堂》《私有财产并非赃物》
米哈利斯·卡科伊亚尼斯“希腊悲剧”三部曲《厄勒克特拉》《特洛伊妇女》《伊菲吉妮亚》
汉斯-于尔根·西尔贝尔格“德国”三部曲《路德维希二世安魂曲》《卡尔·梅》《希特勒:一部德国的电影》
爱德嘉·莱兹“故乡”三部曲《故乡》《第二故乡》《故乡3》
妮娜·索丽娜“门”三部曲《门》《梦》《另一个我》
阿兰·柯诺“黑色”三部曲《左轮大煞星》,威胁》《武器的选择》
罗兰·艾默里奇“世界末日”三部曲《独立日》《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