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新解之我见33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本期名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名句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

年关将至,中国人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饕餮之旅;许多单身男女返乡归家,也免不得要被亲朋邻里询问一番情感姻缘现状……大河上下、天南海北,大约都是如此。

饮食、男女,应该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两大终身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五经之一《礼记·礼运篇》中就有名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是西汉时的戴圣编纂的,里面有很多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的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的答问,但事实上不是孔子说的。

《礼记·礼运篇》一文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句话就是借孔子之口说的,大概率孔子本人没说过这话:《孟子》一书中,告子说过一句“食色性也”的话,孟子生活的时代比孔子晚,孟子用四个字说清楚的问题,一向惜字如金的孔子肯定不会用十个字来表达。

要知道,无论是《论语》还是《春秋》甚至是《十翼》,记录孔子言谈或著述的文字,都是以“言简而意丰”、“微言大义”为显著特质。“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句话明显不是孔子的语言风格,它更像秦汉时期的儒生语言表述习惯。

托名孔子来说自己的话以立言,从战国时代就很流行,《庄子》一书中屡见不鲜,《礼记》中就更加俯拾皆是。庄子借孔子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是因为孔子太有名,沾点孔子影响力的光也算一种投机取巧;《礼记》中托名孔子的那些儒家学者,他们宁肯自己不要百世流芳的“名”,也要把自己的思想附会在孔子身上,这其中的心思和目的就值得细细琢磨了。

被后世大肆批判的“封建礼教”、“繁文缛节”,大多和孔子没关系,是孔子在代人受过。四书五经中,《大学》、《中庸》都是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的,真正体现孔子思想本意的是《论语》、《易经》中的“十翼”部分,以及《春秋》。历代儒家学子和帝王共同将孔子捧上“至圣先师”的高位,是为了借孔子之名将天下人统一到不断演进的儒家思想框架中。

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的两千多年里,明面上一再讲的是“三纲五常”:君臣、父子、夫妻;仁、义、礼、智、信。而背后的实质,说的其实就是这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他们对统治者也就是帝王将相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和男女这两件事,是人的最大欲望所在,你不让老百姓有吃有喝、生儿育女,你的统治地位就不会安稳,老百姓一定会起来造反推翻你,夺走你全部的权力、财富和尊荣。

转过头来,他们对老百姓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作为一个老百姓,有吃有喝有爱情、有个家能生儿育女,你就该知足了,人活一辈子不就图这些吗?至于别的,你就不要多想了,想多了也没用。

就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平衡,让封建社会时代延续了两千多年。维持了这样的平衡,就是太平盛世;维持不了这样的平衡,就是朝代更迭、江山易主、战乱纷争。

封建社会时代,绝大多数老百姓,能将饮食和男女两件事处理好,就耗尽了毕生心力——而这个结果,正是那些“肉食者”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他们无法觉醒,也难以逃离。

儒家的四书五经,绝大部分是写给帝王以及整个文官集团看的,是给他们统治民众在支招。儒家为何要提倡“礼”,儒学为何被称为“礼教”,《礼记·礼运篇》中这段话就是终极回答: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儒家用一个“礼”字,就将天下人心“一以穷之”,而得了人心,自然也就得了天下。

中国历史上有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年代,也有过以黄老之术治天下的时期。老子《道德经》五千言里,有一部分也是专门写给统治者看的,老百姓再怎么变着花样解读也用不上,譬如“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治大国,如烹小鲜”;“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等等。

而对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件事,老子也站在为统治者支招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方案: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儒家是主张让老百姓有吃有喝、能生儿育女的,老子“实其腹”的说法也是希望让老百姓能吃饱肚子,而对另一个大欲“男女”这件事,《道德经》通篇没有提到,从“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里大致可以推断出:老子并不支持满足老百姓“男女”这一“大欲”。

释家就更进了一步:“饮”不让喝酒,“食”不可吃荤,“男女”之事要完全杜绝,要了断尘缘,要出家修行。后来总算出了个济颠和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算是难得的一个异数。

释家的“饮食”都是募化乞食广结善缘得来的。理论上,他们将“饮食”这一“人之大欲”主动降低到了仅够维持生命的最低限度,已经算不得是一种“欲”了。而他们想要换取的,就是一个能和统治者世界也就是“红尘”完全隔绝的机会。

中国的儒释道文化,对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给出了不同的认知态度和解决方案。这里面,都有大善慈悲之心在。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饮食和男女这两件事,虽然是“人之大欲”,对有些人来说却没有那么容易满足;二是饮食和男女作为“人之大欲”,若是把控不好,沉陷其中,就会给人带来痛苦、灾祸甚至毁灭。

在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论中,饮食和男女这两件事,都应该属于最低的“生理需求”即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马斯洛认为“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而人类历史上有无数事实证明这个观点是不靠谱的。

饭都吃不上、几乎要寒贫至死,也就是最低的“饮食”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却一直在追求最高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大有人在:陶渊明,杜甫,曹雪芹,莫扎特,梵高,马克思……这个名单可以很长。

从这个现象里可以想见,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人类精英都尚不能解决“饮食”问题,数量更为庞大的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必然也为“饮食”问题无法满足苦恼过。中国历史上一共发生过四十余次农民起义,大多都是吃不饱饭这个问题引起的。虽然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但每一次也必然给那些”肉食者“带去了很大的麻烦。而这些“肉食者”事到临头时,也必然能明白老子“实其腹”以求“无为无不治”的方略是多么圣明!

而“男女”这一“人之大欲”的不能满足,就出现了强奸犯罪、青楼妓院以及对“贞妇烈女”文化的推崇。事实上,封建时代老百姓当中像阿Q一样想和吴妈困觉而不得的光棍群体应该不少。男女大欲的不能满足,引起的不良后果应该比饮食大欲的不能满足更加难以想象,但“爱情”一词的发明,实在是不得不让人称赞为高绝,这是真正的“大手笔”,它极大化解了男女大欲有可能带给社会的潜在危害。

用马克思的辩证法来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件事,那就是物质是第一位的,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要反作用于物质。

劳动能力的生产,需要“饮食”,没有吃、没有喝就没力气劳动,或是劳动不能持续;下一代劳动力的生产,需要“男女”,没有养儿育女这件事,新的物质财富就不能不断创造出来。

物质财富创造的多了,人们的“饮食男女”需求就会不断提高:饮要茅台、拉菲,食要鲍鱼、熊掌,男女要小三、二奶、面首、少爷。这是“物质决定意识”决定的,如果意识不能“反作用于物质”,人就会陷入拜物教的泥潭无法自拔,最后的结果要么是拜金主义,要么是走进监狱。这样的案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只在“饮食男女”层面追求无限满足,不去向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更高阶迈进,也就是没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之心,吃得再好、喝得再好,有再多的“男女”大欲满足,都算不得一个“上层人士”;反倒是如陶渊明、曹雪芹、马克思一类饭都吃不饱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人,永远站在了人类世界的金字塔尖。

正常的“饮食男女”,是“人之大欲”;过分的“饮食男女”,是“穷奢极欲”。这二者之间,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正常的“人之大欲”,该追求还是要追求,没吃没喝不能生儿育女繁衍子嗣,那就一定会穷则思变;过分的“穷奢极欲”,要修身养性去杜绝,你自己不去杜绝,就会有人不断帮你去杜绝。

辩证的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满足不行,穷奢极欲同样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