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项目建设中必须按照批复的要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落实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污染,落实施工期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完善并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布置废水处理设施和医疗废物暂存间,加强除臭,防止恶臭污染扰民。污水处理站池体加盖密闭,将盖板预留排气口产生的恶臭气体收集经“紫外线杀毒+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3标准后通过8m高排气筒排放;2台燃气热水炉共用1根排气筒(排气筒1#),2台真空热水锅炉共用1根排气筒(排气筒2#),燃烧废气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2标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食堂油烟经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净化处理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表2标准后经专用烟道引至行政楼楼顶排放。项目柴油发电机燃烧废气经自带的消烟除尘器处理后通过专用烟井在楼顶排放。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消毒、杀菌,设置负压风机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对恶臭气体进行处理;传染病房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并采取相应的空气消毒措施。医院的消毒制度进行定期消毒,疾病流行时应加强消毒。
(三)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医院排水系统设计和建设,完善各类废水分类收集、处理措施;项目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医院感染楼废水经预消毒池消毒处理、检验废水经酸碱中和池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处理后同医院拟建的污水处理站(m3/d“二级处理+消毒”工艺)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2中预处理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古蔺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四)落实噪声污染控制措施。项目噪声源主要为风机、备用发电机等,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安装减震垫,加装消声器,合理布局等措施,并加强进出车辆管理,确保项目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2类标准。
(五)落实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医疗废物应严格按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妥善处理。医疗废物、污水处理设施污泥等送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运联单制度;医疗废物不得与其他固废、生活垃圾混装和处置;强化医疗废物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暂存、转运管理,不得在暂存、转运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
(六)严格落实营运期地下水保护措施。项目须做好分区防渗工作。医疗废物暂存间、感染楼及预消毒池、脱氯池、化粪池、污水处理站各构筑物(含事故池、污水管网)、备用发电机房及柴油储存间等为重点防渗区。项目通过采取可靠的防渗措施防止项目废水排放、危险废物存储等污染隐患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七)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设施,结合项目环境风险特征,不断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加强对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转运的管理,制定有效、可行的应急预案,确保项目运营期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