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拍风味人间,陈晓卿都读了哪些书

腌肉结晶时的微妙变化,拿鱼叉捕鱼的少年身影,穿梭在中国与异域土地上的美食旅程……《风味人间》上线以来,呈现了许多使人过目难忘的美妙镜头,也收获了与《舌尖上的中国》同样多的好评。

《风味人间》剧照:腌肉、马蹄烧饼、摩洛哥大厨

拍美食纪录片,陈晓卿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在继续辉煌的同时,也有质疑他在重复自己的声音。陈晓卿固然清楚,在艺术创作方面,人总会有很强大的惯性。如何抵抗这种惯性的重复,就要不断努力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创新,力求突破。全球美食的搜寻、使用两极镜头呈现全景与微观两个世界……这些都是他探索道路上的尝试与追求。

拍摄中的摄影师

具体到对美食之美的展示,陈晓卿说有两点:一半是对光线、色彩、影调的运用,另一半是对食物的理解。他不无自信地说道:”我们团队总能找到食物最诱人、最有光环的那些瞬间。”

至于找食物的原则,也有三点。首先就是要好吃,第二是能够在其中看到传统的印记,第三是通过食物可以折射出来当地人群的性格特征。食物背后的故事,实际上就是食物与人、与人群之间的关联。

点击图片,听陈晓卿聊聊拍《风味人间》的那些事儿

在为三联中读录制的“大咖说”音频“找到食物闪耀光环的瞬间”中,陈晓卿还独家披露了他的“美食书单”。从北京、扬州、四川、台湾,再从《饮食男女》到《饭醉份子》再到《鱼翅与花椒》……在风味的路上,陈晓卿从未停下找寻的脚步。

《风味人间》总顾问的书——

《饮食男女》

沈宏非

江苏文艺出版社

年8月

陈晓卿说:沈宏非老师曾经写过《饮食男女》,还写过大量与饮食相关的专栏。他的特点是文字读起来特别有趣,不仅能够读到食物的活灵活现,更能读到沈老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烹宰为乐》

蔡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1月

陈晓卿说:从蔡澜先生的书中,能够看到游历,看到全世界食物的不同变化。而且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如果说沈宏非老师对食物的描述是比较克制的,那么蔡澜先生就是对食物充满了热爱和敬仰,而且是毫无原则的敬仰。

当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味——

扬州

陈晓卿说:扬州,我觉得说得最好的就是汪曾祺。他的书里面不仅仅有画面感极强、气味一直散发的这种食物,还有非常浓烈的故乡的亲情。

《鱼翅与花椒》

Shark’sFinandSichuanPepper

[英]扶霞·邓洛普

何雨珈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7月

四川

陈晓卿说:我喜欢看车辐的书,喜欢看石光华的《我的川菜生活》,可以说把川菜写得特别“底儿掉”。说到川菜,其实还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书,扶霞的《鱼翅与花椒》,你能看到用另外一种眼光、用蓝色的眼珠来看的中餐,你会也能得到非常多的享受。

北京

陈晓卿说:像王世襄、汪朗、崔岱远等,他们写北京的食物都非常美好。同时还可以看过去的老北京,像梁实秋等,写了很多旧式的北京菜,不仅仅可以了解北京的风味,还可以了解北京的历史。

《饭醉分子》

闫涛

花城出版社

台湾及广东

陈晓卿说:美食书籍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像焦桐老师、陈念萱老师等,他们都写了大量的关于台湾美食的书。还有写潮汕地区美食的《潮汕味道》、广州地区的《饭醉分子》等……都可以在闲暇的时候一边品尝食物,一边读着这些书。

不止有书。

在三联中读“大咖说”中,还有更多封面人物、明星大咖、知识领袖现身说法,用声音带你畅游世界。

你可以听到文化艺术的灵光一现——

李零:研究“夏问题”,疑、信并不是关键

窦文涛:走进博物馆的最深处

马伯庸:侦探小说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

可以听到生活方式和精神思考——

马未都:像宋朝人一样,做精神上的贵族

金星:太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

周一围:用一杯茶留住春天

……

可以听到明星名人的人生轨迹——

李宇春:13年过去,我还在向前走

张信哲:我的情歌不歌颂永恒

江一燕:公益就是随时随地

……

可以听到三联记者的采访亲历——

曾焱:采访大卫·霍克尼手记

蒲实:三联是如何报道金庸的?

杨璐:网红经济的真相

……

还有音频专栏“环球7日谈”解读世界时事——

Vol.01

刘怡:一战告终百年,各国态度不一

……

三联中读“大咖说”,

认识世界,

从此多一个通道。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zhongdu

lifeweek.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