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后疫情的时代,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信息爆炸的社会也让真正的“健康常识”变得扑朔迷离。到底哪些是真正有效的健康建议,哪些又是为了博眼球的噱头?
跟着ELLE全新健康专栏“健康新知”,我们一起去探访那些大健康领域的“践行者”,从她们的故事中,重新审视健康的定义,获得关于健康的“新知识”。
澳洲长大,纽约求学,在转行成为一名“植本食物导师”之前,薏雯一直活跃在纽约和上海的时尚圈。十几年前,她听从内心的召唤,从时尚圈脱身而出,转而一头扎入健康饮食的领域,与导师李凤玲共同创立了植本食薏分享平台,推动以植物为根基的生活方式。她在泰国学习rawfood排毒和生机饮食料理,在印度学习阿育吠陀料理,在美国深入进修长寿饮食和综合营养学,如今则用植物性饮食的能量来疗愈他人,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食物的真实面貌,让大家能够更有觉知地建立与食物的关系。以下是薏雯的自述。我是差不多11年前去了一个在洛杉矶的现代平衡饮食餐厅,给我很大的启发。因为它差不多95%都是植物性饮食。然后我又买了几本书,开始逐渐了解到原来植物性有那么多的吃法,那么多彩不同的颜色,原来食物是有疗愈功能的。所以一年后我就去报名一个自然平衡饮食的课程,深度地学习食物跟我们的慢性病的连接。当时去的学员都有不同的慢性病,脑梗、癌症或者是免疫系统方面的毛病。那时候我都不知道身体里具体的内脏在哪里,对健康和饮食也只是有模糊的概念,所以当时只有我一个学员介绍自己说我是因为喜欢吃才来上这个课程。后来我也上了一个健康教练的课程,学习了差不多种的饮食方面的知识。其实现在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饮食要吃的清淡,要吃多一点植物性的食物。其实我们饮食不需要吃太多,好的质量活力的选择很重要。所以食材方面,食物的来源都是非常重要,需要去了解。用多样性来疗愈土地
其实15年前我就对环保这个理念很感兴趣,想要多学习,所以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