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安的克隆人不被买账,120帧遇冷了吗

本文作者:方舍予

李安新片《双子杀手》已经下映,关于影片的争议也慢慢尘埃落定,目前豆瓣评分7.1,剧情被吐槽俗套,技术上尝试的帧超高清速率也不被大多数人看好。著名的电影人毛尖也在观看电影之后公开发文:《我反对李安的帧理念》。

《双子杀手》拍摄成本约为1.38亿美元,除去票房分账,电影在全球的票房必须达到2.75个亿的美元左右,才能给投资人回本。

而该片10月18日正式上映,截止目前,全球票房折合美元一共1.72个亿,离目标还差1个亿美元左右,赔本的结果已经显现。

可关于对于李安新片《双子杀手》究竟应该以什么态度来看,大众的态度还需要更加明晰。

电影技术在不断革新中发展

众所周知,电影里的1秒分为24帧,小时候都玩过的翻页动画,电影摄像机也是同样的原理,一秒内拍摄了许多张照片,再在放映时1秒内快速翻过那些照片给你看,给人的视觉里造成所有物体都动起来了的“假象”。

以前的电影拍摄时,在省钱省胶片的基础上测试出来视觉最连贯,使用最少的胶片,就是1秒一般是16帧。之前的卓别林系列电影,因为就是1秒拍摄了16帧的画面,但用的是1秒24帧的播放速率,所以变相加快了1.5倍的播放速率,我们观看的时候就会比正常速度快一点。

但渐渐的,有人研究出了“视觉暂留原理”,判断出1秒内闪过24幅画面是最佳的连贯效果,虽然这个观看过的东西会留在视网膜上的理论究竟是生理上的反映,还是心理上的错觉,都不断被后人提出质疑,但在当年,因为胶片太贵等等原因,1秒拍摄24帧并放映24帧就一直在摄像领域沿用至今。

动画领域往往是1秒25帧,电脑游戏为了玩家的游戏体验,为了更高的流畅性一般使用的是60帧,尤其是枪击射击类游戏时,会明显感受到游戏人物动作的连贯舒适。

可以确认的是,帧率越高,观看感受越流畅,越高清,感官震撼越剧烈。原本一只鸟飞过的过程拍摄24张照片观看,改为1秒拍摄帧照片观看,那么观看鸟展翅的动作一定更加细腻毋庸置疑。

提高帧率这个大螃蟹在导演圈也不是没有人尝试吃过,早在年拍摄的《环游世界80天》就尝试用的30帧每秒拍摄,但当时的影院都不支持,最后还是只能以24帧播出。

年不再用胶片拍摄电影也不再心疼钱以后,《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的导演也开始尝试用1秒48帧的速度拍摄并播放,但这个技术别说当年国内没有一家影院能放,全球也没几家放映的了,于是1秒48帧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上映以后关于高帧率这个技术的讨论没激起几个水花就下去了。

再后来的年,也就是李安的上一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开始尝试帧速率、4k画质、3d的高规格拍摄,但豆瓣评分高达8.4,票房却仅仅为1.65亿,大多数人观众给予高分评价的,却仍然是故事本身的细腻,而并非其使用的超清高速率的技术手段。

毕竟,《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的时候,内地只有两家影院支持放映这样规格的版本。(还有部分影迷反映看完《比利林恩》受不了了太过于细腻的画面,出来就生理性呕吐了。)而目前《双子杀手》年上映的时候,华夏电影打造出的应用4k、3d、高帧率的CINITY技术系统,已经配备进全国27家影院。

李安新片与年卡梅隆拍摄的《阿凡达》相比简直惨不忍睹,《双子杀手》所开创的帧大多数人还在持反对观望态度,而卡梅隆的《阿凡达》则于年上映以后在国内院线掀起了巨大的热潮,国内迅速生产出了大量“3D”技术和影片,在偷工减料的制作背景和观影条件下,喂养了中国观众10年。

李安是电影语言的开拓者

其实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使用帧的速率开始,包括《双子杀手》李安和御用剪辑师Tim就自己在纽约搭了一个专门用于剪辑影片的放映厅,不过由于目前没有支持剪辑帧的条件,两部影片都是在60帧的条件下剪辑的,为了避免高帧率条件下交流电灯光闪烁,所以选择了直流电补光,选择大量白天拍摄的明亮太阳光下的场景。

戏剧学里有个概念叫做“第四堵墙”,指的是在戏剧演员面向台下观众表演的时候,左右、后面的三堵墙之外,面向观众其实存在着一堵“看不见的墙”,表演需要用细腻的演技唤起观众共鸣打破这堵墙,李安此举不断加速帧率,串起故事流畅连贯,让观众沉浸在观影感受里不断被银幕之内的画面震撼,也是在结合故事离的细腻情感一起打破“第四堵墙”。

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开拓,也是美学概念上的创新。

新片《双子杀手》中,不但继续沿用4k、3d、帧,并且运用最新的cg技术和动作捕捉,力求为《双子杀手》克隆人的面貌给观众带来最大的震撼和观影感受,在这样的制作精神下,《双子杀手》里展现的动作戏,全实景拍摄,摩托追逐战惊险刺激力道精准,屏住呼吸跟着主角的闪躲而紧张,高速的骑行过程中仍然清晰的看到每一个动作的缠斗。

但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影片却匹配到了一个非常非常掉段的故事,转折俗套,毫无惊喜,槽点太多。

《好莱坞报道者》称:“这部电影让人失望,一个薄弱的剧本和一个高概念剧情,靠着先进、出色的特效粘在了一起。”

《双子杀手》的故事,在90年就受克隆新闻所感染,但是反反复复因为技术达不到整整折腾了快20年,直到才在年这个创意才被制片公司买下来。

年克隆羊多莉出生,大众欢呼基因工程有了新的可能性,年联合国教科文大会通过了关于禁止进行克隆人实验的世界宣言。《双子杀手》这个20多年前炙手可热的克隆人剧本,兜兜转转20年以后才找到李安合作,当年新鲜的题材等到年的现在,克隆人题材在电影圈里已经吊不起任何投资人和观众的胃口。

不光是题材的老旧,还有故事情节上的酸掉牙,就算是李安这样细腻人文关怀为主的导演都在剧本里维系艰难。主角发现自己的克隆人以后试图感化,两个人最后握手言和,战胜反派。影史上已经有过了优秀的克隆人作品,很难再推陈出新,在架构上仍然没有反转,能看的亮点一直都是安叔本身的细腻与人文关怀萦绕在“克隆的父与子”当中。

《双子杀手》是李安的创作情结的回归

导演李安,曾经拍摄过父亲三部曲:《喜宴》、《饮食男女》、《推拿》,展现家庭结构里父亲主权关系在新时代的碰撞与维系。后来拍摄《断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一批与“父亲三部曲”差异明显的这一系列电影,作品饱含对于人类自身的关怀,探索个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存在关系。他的影片里无论参杂多么宏大的叙事,永远不会失去人物的光芒,那种光芒并不是陈凯歌拍摄《霸王别姬》里小人物在时代进程更迭下颠沛流离的无奈与卑微,而是生命与宇宙之间相生相惜的存在之光。

李安是华人导演的荣光,是华语电影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从创作情节上来说,父权接受挑战并退出历史舞台是李安曾经最喜欢在电影中表达的,在“父亲三部曲”以后,看似结束了自己内心的“父子斗争”,开始转战更加深刻的哲学性题材,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当中大笔一挥写一个内心冒险的故事,讲信仰可以蒙蔽眼前的困难险境,讲人生是对过去不断的放下又放下。在《色戒》里讲两性关系,讲王佳芝为爱背叛组织背叛国家。

看似不再跟父亲“纠缠”,其实却从未放下对于父子关系变化的执念,真正植根在童年,伴随整个成长过程,树立在内心的壁垒没有随着父亲老去就被打破,从《双子杀手》来看,只是李安心里的这个概念被放大了,从家庭组织放到宇宙当中,放在更广大的生活的思考当中了,变成了与年轻和年老的自己对话,规束改变,反省当下。

他在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里提到自己从小被父亲管制,责打,要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后来拿了奥斯卡父亲还问自己,这么大的奖都拿到了,现在能好好上班了吧?

(我心中的李安一直都是拿着小金人啃汉堡的样子)

父亲强势的传统家庭孩子难免有叛逆发泄不出去的洪口,叛逆暴躁,不容易超越父亲的才能,可李安偏偏自幼性格怯懦,学业读不上去只能掉眼泪留级,在美国结婚后也没有工作还是家里常年从台湾寄钱来补贴家用,可李安也的确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导演,凭借《断背山》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人。

拍摄“父亲三部曲”时,李安尚未成为“华语电影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自己也尚未成为一个“大孩子”的父亲,“父亲三部曲”讲了许多家庭里父亲在孩子争主权之后的保守与改变。拍摄《双子杀手》,像是又一次折返回来再战这番创作情结,但心态改变了不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