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化大咖都对世界上的主流饮食文化有过讨论,特别是所谓“西餐”和“中餐”。但是讨论一般都集中在“工艺”操作特点表面形式上。中餐,食材类型、搭配、作料、火候,烹饪方法和技巧等,基本都是定性的说法,几乎没有定量要求。西餐则是几乎都是“工业化”的用词:蛋白质多少、碳水化合物多少、纤维素多少、维生素ABCDEFG多少多少,脂肪不能超过多少多少,然后对应食材配伍几比几比几比几,等等等等。烹饪方法也是工业化的,品种较少。几乎都可以机器人操作。
在成品结果上看,中餐主要侧重色、香、味、形俱全,西餐注重营养全面。落实到具体的人(人群),中餐还有“阴阳”、“缺啥补啥”等一些说法。西餐有根据年龄和体重的饮食定量的建议。因此总体上可以说,中餐饮食文化有些哲学化,讲的是哲学,而西餐则纯粹就是讲“科学”。
每个人都是具体的、也是“特殊的”。针对不同的人,中餐讲究的是饮食的“性质”,西餐讲究的“能量”。但是,在“检测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无论中餐或者西餐,可能都会掉进一个误区。
对于中餐饮食来说,一个人处于“阴”或“阳”以及“缺啥”状态可能不很容易确定,因此就不容易确定需要“补啥”及其“量”。尽管有“喜欢吃啥就是缺啥”作为补充,但是“喜欢”有可能出现错觉。而食材本身的“阴阳”性质及其“量(多少‘阴’多少‘阳’)”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测量方法,因此其可操作性不是特别强,目前只能“模糊”对待,并且需要经常变更饮食结构,以获得均衡的“阴阳”平衡和“不缺啥少啥”。
而所谓“缺啥补啥”,由于这个“啥”没有或难以被抽象化,而是被简化对应为具体“形式”,因此中餐饮食中的哲学内涵在这方面可能被错误地形而下化,从而走向反科学。例如,一个人的身体什么地方有病,人们就倾向于吃动物的什么器官。甚至延伸到植物:长得像人体某个器官的植物,就可以“补”某个器官的“缺”。几乎成为迷信。
而对于西餐来说,可能也有很大问题。就是我们所谓的“科学”,在科学体系中,它不等同于“真理”。因次,科学是有条件的,在某种条件下是能够被证伪的。因此,所谓的“科学”饮食,有可能就是一个系统性偏差(偏离真理就是谬误),从而变成“不科学”。
从另一方面说,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体“需要”的“能量”及其构成,并不完全与年龄和体重有关。平常讲究的“能量”、“营养”只是一个“平均数”。而这个“平均数”是以牺牲特殊性为代价的(以一般性取代特殊性)。从这一角度说,这样的饮食不仅“不科学”,而且有些“法西斯”。
大尺度说,人类是发展变化的,而这种发展变化本身应该是一种“自然选择”。那么,所谓“科学饮食”可能就是对“自然选择”的干扰甚至限制。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客观规律也是发展的。而“科学饮食”却永远“小于”客观规律。因此“科学饮食”对于人类来说岂不是很“悲哀”?
总而言之,中餐饮食文化中,多的是哲学,缺的是科学;而西餐文化中,多的是科学,缺的是哲学。其实二者缺一不可。还是一句话,“文明互鉴”才是正道!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社会文明成果都是有价值的——只是如何不看偏其价值,才有价值!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