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n遍传播学教程,但我敢说这些考点

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或许,你依然溺死在《传播学教程》的知识海洋里,总感觉自己漏了一些重要考点,今天猫哥团队给大家一文梳理传播学教程中的那些生僻考点:

1、传播:从社会学者角度看,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从信息科学角度看,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科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便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3、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4、双重偶然性:这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自然界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条件,便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

5、社会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是德国卢曼的社会学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理论在批判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将由智利生物学家马图拉纳(Maturana)和瓦芮拉(Valera)首创的关于生命系统自我再生系统理论移植到社会学中,将“沟通”(而非“人”或者“行动”)看作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认为社会系统是一种在一个封闭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地由沟通制造出沟通的自我制造系统,它既具有(操作上的)封闭性、又具有(对于环境的)开放性的特点。

6、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传播隔阂则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一一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严重的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和国家解体。

7、精神交往理论:精神交往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生产,即生产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此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一类是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生产,与此相应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总体,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则构成了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该理论启示我们不能孤立地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能抽象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应该把它放在具体的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

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现既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8、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9、信息社会:这一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对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信息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10、符号互动论:也被称为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经由布鲁默等人进一步发展。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根据布鲁默的说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

(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同样,这三个概念对于考察社会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消费文化:法国学者J.鲍德里亚指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即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

鲍德里亚认为,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在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所谓“风格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消费结构下,商品和服务的流行性越来越强,而流行周期则越来越短。

这一观点可以说抓住了现代消费文化的实质。只要我们对周围社会特别是城市这个巨大的消费环境略做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确处在各种各样的象征符或意义的包围之中。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意义充斥着城市而且激烈地变化。各种各样的广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也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即消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饮食、居住、服装、休闲无不和令人憧憬的某种格调、身份、地位发生联系。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的确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更值得深思的是,象征符的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1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岀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年,他在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5W”模式的过程模式。

这5个W分别是英语中5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

13、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

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1)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2)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首先,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至少从模式本身看来是如此),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有不符之处。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以及传播能力等方面通常存在着差异,这种完全对等或平等的传播关系与其说具有普遍性,不如说是极少见的。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14、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是在香农一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我们对噪音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不仅如此,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15、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传播者的人格结构、传播者的人员群体、传播者的社会环境、传播者所处的组织、媒介内容的公共性所产生的约束力、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或约束力等。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受传者的自我印象、受传者的人格结构、作为群体一员的受传者(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影响、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和加工也可以说是传播者背后的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这种选择当然也是基于受传者本身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做出的。此外,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是基于平时的媒介接触经验形成的。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16、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年,美国一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了上图中的传播系统模式。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赖利夫妇认为,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也不外是现代社会各种传播系统中的一种。

17、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它是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过程理论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总过程”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田中义久在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可以展示清楚。

18、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布鲁默在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布鲁默指出,这种与自身的互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不过,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

在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期待,这些期待具有一定的意义,个人会考虑这些期待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是,个人又不是原封不动地接受这些期待的,在人内传播的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经过这个过程的他人期待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他人期待,它所形成的自我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我,而是一个新的行为主体。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它告诉我们,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而且与自己本身进行传播,即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19、“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该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佩蒂等在研究说服性信息传播之际提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以详尽的方式,用严谨的思考来处理信息,另一种是以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前者是沿“核心路径”(centralroute)处理信息,后者则是沿“边缘路径”(peripheralroute)处理信息。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与当事人的动机和能力相关,也就是说,当个人与信息涉及的问题关系密切、有较强烈的认知需求、或较强的责任感,并且具备相应认知能力之际,人们会沿“核心路径”对该信息进行详尽处理,反之则沿“边缘路径”进行一般处理。

在同一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上述两个路径也许是同时存在的。如果对信息的某些特征、环节、某个细节人们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629.html